「本文来源:中国水运报」
大雪节气以后,大风降温“打包”袭来,免疫力低下的人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的情况。另外,国内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疫情,对于免疫力低的人群来说也是一个潜在的健康威胁。不管是为了应对寒冬来袭,还是为了强身健体,抵御病*入侵,人们在冬季都有必要做好调养。
手脚冰凉或是体质虚寒
最近,广州工作的李先生在上班路上正巧看到同事,但吸引他注意的却是同事的背部——同事的背部在冒烟。李先生赶紧上前去提醒,同事听后立刻将身上的外套脱了。李先生这才发现,原来同事分别在其背部、腹部和鞋底贴了暖宝宝,一共贴了七个,由于操作不当才冒烟的。原来当天气温较低,只有6℃左右,同事觉得特别冷,就一口气贴了7个暖宝宝。
“长沙冬天太冷,早上赖床起不来。”90后小刘在申请离职原因的一栏潇洒地写下:“冬天太冷,起不来!”在“其他”一栏还备注,“先冬眠”。部门负责人准予离职并回复称“懂你!”分公司总经理则无奈地同意,“现在的年轻人,太不负责任了,我表示无语。”人力资源部回以“呵呵”二字,同意了这一辞职。部门负责人曾女士表示,之所以写下“懂你”,是因为自己也有切身体会,“公司虽然上午9点才上班,但冬天太冷了,很多人都起不来。”
在湿冷的南方,寒冬的空气好像分分钟就能穿透骨头,即使在室内待着也能感觉到寒意步步逼近。对于没有暖气的上班族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大写的煎熬,明明手脚冷得打哆嗦,还是要拼命敲键盘码字挣钱;学生们根本不想把手从衣兜里拿出来,写作业、学习的欲望骤减。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穿再多的衣服都于事无补,就算是进入了温暖的地方,手脚的冰凉也要很久才能褪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先说说,为啥有人容易手脚冰冷?操纵这一切的,其实是咱们皮肤上的温度感受器。当人接触到远低于体温的冷空气时,温度感受器就会给大脑发送寒冷信号,机体同时就启动御寒措施。例如,收缩皮肤表面的血管,这样皮肤的血液循环就会减慢,耗能也就跟着减少,而局部皮肤的感觉就是凉下来了。
问题来了,为啥手脚感觉最冷?因为身体其他部位有衣物覆盖,四肢则大面积暴露在环境中,而且又位于身体循环的末端(离心脏远),手和脚也就比其他身体部位明显要冷。而且,基础代谢偏弱、循环相对较慢的人,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一般而言,大部分手脚冰冷都是一种生理现象,中招的人们不需要太过担心。不过,有血管疾病或血糖控制不良的中老年人,如果手脚局部发凉,保暖也无法改善,就一定要去看看医生了。
骤冷发作或是“冻出来的病”
天气寒冷,各种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冷”这个因素很奇怪,它本身不致病,但却能把身体里原本埋藏的问题“引”出来。比如寒冷性荨麻疹、鼻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和一些自身炎症性疾病等。
脑卒中
如果身体突然出现口眼歪斜、看东西有重影、一侧上肢或腿没有力量或者说话不清楚,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显示有可能得了脑卒中。
数九寒冬对血管是个大考验,血管遇冷收缩易发脑卒中。特别是一些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有过卒中病史或脑血管高度狭窄的人群,都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需要注意改掉长期吸烟、嗜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则需要注意避免高盐引发血压升高。
呼吸道疾病
随着寒潮天气影响,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会进入高发期,免疫力低的人群更容易患病。此外,气温骤降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更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预防呼吸道疾病需要注意通风和保暖,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密闭的场所、装有中央空调的房间,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时间10分钟,减少细菌、病*形成气溶胶。室内外温差较大,注意增减衣物,做好防寒保暖。
骨关节病
冬天气温低,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同时,寒冷刺激下,还可能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因此预防骨关节病应注意保暖,这一点对于预防骨关节病也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寒冷天气,应尽量减少出行。如需室内运动,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
胃病
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本身有胃病的人在冬季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防止腹部受凉。注意饮食调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同时建议胃病患者在冬天可以多做运动,增加热量,同时也可以刺激胃蠕动,增强消化功能。
冻疮、荨麻疹
当气温不足5℃,相对湿度达到60%以上时,易出现冻疮,冬季是寒性荨麻疹高发期。
因此,应做好防风防寒工作,出门时戴上口罩和帽子;避免接触冷水,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并多吃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同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身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抗寒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冻疮。
“补冬”得当因人而异
广州53岁的张阿姨最近想着进补一下,一晚吃下了3斤牛肉等食物,当晚就因为腹痛被送急诊,她的血脂严重超标,经ICU抢救才化险为夷,医生查出张阿姨患的是急性胰腺炎。一晚上吃3斤牛肉,确实太多了。那么,冬季进补到底如何安排饮食更健康呢?中医认为,寒冷的冬季里,生命活动会由盛转衰,是“补冬”的好时候。而补也必须恰当。接着就来说说冬季进补的原则。
肉类选择要适当。舍弃内脏类、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及带皮的肉类。此外,虾饺、燕饺、丸子等火锅食材油脂含量更是不容忽视,要适量摄取。
喝汤浮油先捞掉。喝汤前,可先将浮油捞掉,减少过多脂肪的摄取。
原味摄取最美味。炖补高汤往往含钠(盐)、味素量高。因此炖汤应尽量利用药膳食材(当归、枸杞、红枣、*耆)的独特风味,以及新鲜食材(如:葱、姜、蒜、菇类)的鲜甜美味,少用调味料,原汁原味吃得更健康。
减盐蘸酱最健康。市售的调味品不仅含钠量高,还有许多食品添加物,多吃无益。建议蘸酱加水稀释,或自制减盐蘸酱。
蔬果每日5份。蔬菜、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植化素,每日要摄取3份蔬菜、2份水果以上。不妨在炖汤中可增加青菜、菇类。并于饭后食用1份水果,营养吸收更均衡。
不同人群吸收消化能力不同,所需的能量及营养也不同,因此要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进补。
根据年龄进补
婴幼儿
婴幼儿宜适当补充性味较为平和的蛋类、奶类、鱼类、蜂乳、胡萝卜等,由于婴幼儿消化功能较差,还可吃些山药、薏米、山楂、红小豆等健脾胃、助消化的食品,并少吃油腻食物。
青少年
青少年在保证提供冬季基本营养的前提下,可适当食用莲子、百合、山药、鸡蛋、芝麻、核桃、猪心等食物,以消除疲劳,并益智安神。青少年新陈代谢旺盛,要少吃大辛大热和过于麻辣的食物,还要少吃糖类、糕点和油炸食品,以防体重超重。
中年人
中年人可适当吃些鱼、虾、鸡肉、牛乳、禽蛋、大枣、银耳、黑木耳、藕等食品,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老年人
老年人多吃红薯、玉米、小米、燕麦等杂粮和豆类及豆制品,以及鱼、鹅肉、兔肉、动物肝脏、动物血、蜂乳、核桃、银耳、芝麻酱等,凡是性味过寒、过热,以及油腻不易消化的食品,均不宜老人食用。
根据体质进补
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平时喜热怕冷,冬天尤其严重。这类人群宜适当吃些羊肉、狗肉、鹿肉、牛肉、虾、桂圆和韭菜、油菜、芥菜、生姜等。为增强抗寒能力,还宜多吃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的食物,同时忌食性味寒凉的食物。
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平时喜冷怕热,甚至冬天都很少穿棉衣,宜适当吃些鸭肉、鹅肉、黑木耳、银耳、芝麻、甘蔗、冬笋等,并忌食燥热食品。
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感到身体疲乏,力气不够或是头晕眼花,劳累后症状加重,这类人群可适当吃些山药、莲子、板栗、大枣、带皮花生米、蜂王浆、猪肝、鸡肝以及乳类和禽蛋等,而大寒大热食品皆不宜食用。
根据劳作进补
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日常可适当多吃猪脑、鱼脑、猪心、羊心、莲子、百合、银耳、核桃、牡蛎、花粉、蜂王浆等健脑益智食物。
体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平常可吃羊肉、狗肉、鹿肉、虾、蜂蜜、椰汁、松子和蛋类、奶类、豆制品等食物,提高耐寒及耐劳能力。
温馨提示
温暖你的冬天
改变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有助防止寒气侵袭身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冬天保暖的小妙招——
室内暖气的温度不要太高。冬天人们习惯性地将暖气的温度调得很高,但出门办事的时候,从室内一步跨到室外,温差过大,血管热胀冷缩会让身体感觉更加寒冷,反而室内温度适中的,出门之后感觉不到外边有多冷。建议室温在20℃左右最佳。
少喝点热咖啡。冬天大家都喜欢喝热饮,不过喝热饮也有讲究的,咖啡类饮料尽量少喝,这是因为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能促使血管扩张,在寒冷的天气里也不易收缩,从而导致身体的热量消耗更快,而让身体更加寒冷,多喝姜茶保温效果要比喝咖啡好得多!
别把手放在衣服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冷的时候会习惯性把手放在衣服里,然后使劲地蜷缩身体,但是不管怎么蜷缩,还是感觉到很冷。其实冬天的时候把手放在衣服里,而应该是戴上手套,冷的时候甩动手臂,运动之后产生的热量会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而不是蜷缩着身子挨冻!
戴个能遮住耳朵的帽子。在寒冷的冬天,皮肤暴露在空气中最多的就是头部。所以要选择一顶可以遮住耳朵的帽子,让头部散热更少,你会感觉相对温暖。
刚睡醒不要急着起床。刚睡醒的时候不要急着起床穿衣服,而是在被窝里做做小幅度的运动,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身体原有的热量基本上用来温暖被窝了,所以小幅运动是为了下床时不至于一下感觉到很冷。运动的方法也很简单,动动手臂,动动腿,连着脚趾、脚腕也运动运动,这样在下床就不会感觉太冷。
穿鞋前先用温鞋器把鞋烘干。冬天的时候,身体的主要温度都集中在主要器官器那儿了,所以手脚会感觉到很冷,如果从刚开始就温度不高,那么这种很冷的状态就会一直下去,所以早上起床之前先把鞋热一热,会让您感觉到更温暖。
不要一直在室内坐着不动。在没有暖气的室内,一定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这样你会感觉到更寒冷,特别是腿和手,因为你长时间不运动,身体不会产生热量,唯一的热量就是衣服里仅存的那一丁点儿。多运动运动,让身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你就不会感觉到寒冷了。
本版文字综合人民网、北京青年报、潇湘晨报、39健康网、北青网、中国水运网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