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产品的康养价值之森林康养需求巨大
(一)国外森林康养产业概况
以西医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森林康养发端于德国19世纪40年代,德国就在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年德国科学家K.Franke发现人体在自然环境中会自觉调整平衡神经,恢复身体韵律,认为清新的空气以及树、树干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对支气管哮喘、肺部炎症、食道炎症、肺结核等疾病疗效显著。美国也是森林康养开发最早国家之一,目前美国人均收入的1/8用于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20多亿人次。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森林康养发展也呈方兴之势。年,日本从森林浴起步,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速。截至年,全国共认证了57处、3种类型森林康养基地,每年近8亿人次到基地进行森林浴。韩国于年提出建设自然休养林,年制定了《森林文化·休养法》,并成立了国立自然休养林管理所。韩国共营建了处自然休养林、处森林浴场,修建了4处森林康养基地和km林道,每年有1/5的人口参与到森林康养活动中。由此可见,利用森林环境开展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已成为国际社会维护人类健康的新潮流和新趋势。
(二)国内森林康养产业概况
我国台湾地区发展森林浴较早,自年以来,已建设森林浴场40余处。大陆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了各种等级的森林公园,其中一些明确设置了森林浴场所,如北京“红螺松林浴园”、浙江天目山“医院”、广东肇庆鼎湖山“品氧谷”等。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以代表建议正式向全国人大提出发展森林康养,并于年开始在湖南林业科学院试验林场卢北大未名集团合作,建起了全国第一家森林康养中心。国家林业局于年3月在湖南召开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现场参观了湖南森林康养中心,从此,森林康养开始走向全国。然而,我国森林康养在理论研究及生产实践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参与者较少,涉及面较窄,主要以具有林学背景的森林旅游学者为主,且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与经济效应,更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森林康养的巨大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地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出现了严重危机,包括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加之生存压力、工作压力、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都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人类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经医院诊断患各种疾病的占2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5%,符合真正健康标准的人仅占5%。
森林康养基地以“治未病”为宗旨,树立“疾病预防前移”的养生理念。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一段时期的森林康养活动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免疫力。免疫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内的自然杀伤免疫细胞(NK细胞)活性增强,二是人体内抗癌蛋白的数量有所增多。但这种改善效果会随着人们离开森林环境而减弱。
森林康养对3类人群的康复作用较为明显:一是呼吸道疾病人群。森林的空气含尘量和细菌浓度比市区低得多,有利于这类人群的康复。二是心血管疾病人群。森林环境能调节人的中枢神经,降低血压及脉搏率,减轻心血管负担。三是抑郁症疾病人群。森林活动能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人体应激激素水平,缓解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森林康养虽不直接针对疾病治疗,但对一些慢性病、心理性和神经性疾病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研究表明,森林康养对高血压、气喘病、肺结核、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多种慢性病有较好的疗效。针对年轻群体,开展以“动”为特色的森林探险和森林娱乐等森林动态休闲活动,从而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提高人体体质和机能;针对中老年人群,开展以“静”为特色的森林瑜伽、森林冥想、森林太极、森林阅读等森林静态休闲活动,从而达到释放压力、缓解疲劳和延缓衰老等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本文选摘自《中国茶油》文章编辑:山茶哥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