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哮喘的发病率日渐增高。我国目前约有万左右患者,而接受系统、规范化治疗者不足5%。
哮喘病因
哮喘的病因错综复杂,但主要缘于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患者体质包括遗传、免疫、精神心理、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条件,是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主要为各种致敏原,如刺激性气体、病*感染、居室环境、气候、药物、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等。
1外源性过敏原:外源性过敏原分尘埃、尘螨、花粉、真菌和动物皮毛屑等吸入性过敏原和牛奶、海鲜、鸡蛋、姜、蒜、坚果等食入性过敏原。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过敏体质者体内可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E,并可固定在支气管黏膜的肥大细胞上,当人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原时,便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狭窄、黏膜水肿及黏液腺体分泌亢进等而引发哮喘。
2.内源性过敏原:来自于人体的细菌或病*的代谢产物等内源性过敏原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细菌或病*的代谢产物可使B细胞产生沉淀素、免疫球蛋白M等抗体,继而与相应的过敏原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沉积在支气管黏膜下,破坏粒细胞,释放出慢反应过敏物质SRS-A等致使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哮喘发作。
目前,医学上多主张将引起哮喘病的诸多因素细分为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两类。致病因素是指引起哮喘病首次发作的因素,是哮喘发病的“扳机”和主要病因,在哮喘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诱发因素是指在已患哮喘病的基础上诱使隐性哮喘重新活动或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在促使哮喘病情复发和发展恶化中起重要作用。在上述两大类因素中,环境刺激、病*、基础病、食物和药物等因素兼有双重作用。因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吸烟者、过敏体质者、过敏性鼻炎等哮喘高危人群及哮喘患者均应注意并远离这些易引发或加剧哮喘的高危因素。
1远离过敏原:研究发现,约30%~40%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查出过敏原。因此,哮喘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过敏原筛查。哮喘高危人群日常应远离或减少在尘螨、宠物皮垢、霉菌污染及花粉、刺激气体飘扬环境或场所停留的时间。养成写饮食日记,记录餐后异常反应的习惯,以助医生诊断和对症治疗。
2排解不良情绪:研究发现,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时机体会产生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肾上腺皮质醇。肾上腺皮质醇是一种压力蛋白,适量分泌有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如身体内积聚过多,会导致人体免疫力失衡。此外,由于不良情绪对交感神经的反复刺激,使之功能减弱而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出现过敏症状而诱发哮喘。
3防控基础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呼吸不畅易引发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发作;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两者互为病因,相互促进。其中,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比例高达20%38%;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及胃内容物经食道向上反流至咽喉部,可引起喉和气管痉挛,是引发或加剧哮喘不可忽视的病因;上呼吸道感染是哮喘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免疫力低下及哮喘高危人群应积极防控基础病并加强运动锻炼以增强抵抗力,降低“上感”的发病风险。
4适时调整用药:临床发现,清晨4~6时是哮喘的高发时段。其原因除与晨起居室空气中灰尘、螨虫浓度较高有关外。凌晨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素敏感性增高等因素也是此时段哮喘高发的重要原因。建议凌晨哮喘频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以使药效覆盖高危时段。
目前哮喘治疗药物无外乎长效和短效的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激素、茶碱类、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抗过敏药等几类,但要让每个患者都达到有效控制哮喘,则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组合、用药剂量,并在不同的病程阶段适时调整。因此,哮喘患者应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嘱接受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才是有效根治哮喘预防复发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