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类:根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分为3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常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法洛四联症。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常见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等。
1.房间隔缺损
(1)分型:按缺损部位可分为原发孔未闭(一孔型)和继发孔未闭(二孔型)。
(2)临床表现: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随缺损的大小而不同。缺损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婴儿和儿童期多无症状。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气促、乏力、喂养困难,当哭闹、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出现暂时性青紫。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见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常见并发症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大。X线检查:心脏外形呈现轻、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主动脉心影缩小。可见肺门“舞蹈”征。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观察到分流的位置、方向,且能估测分流量的大小。
2.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50%。根据缺损的位置分为膜部缺损和肌部缺损两大类。
(1)临床表现:大、中型缺损,左向右分流多,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患儿多有乏力、气短、多汗、生长发育缓慢,易患肺部感染,婴幼儿常出现心力衰竭,喂养困难。当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时,可出现青紫。查体可见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3~5/6级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第二心音(P2)增强,伴有肺动脉高压者P2亢进。易并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3.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血流从主动脉经导管分流至肺动脉,进入左心,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导管管径粗细和分流量的大小。动脉导管较细,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导管粗大者,分流量大,表现为气急、咳嗽、乏力、多汗、生长发育落后等。偶见扩大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而引起声音嘶哑。婴儿期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肺动脉高压时,产生差异性发绀,下肢青紫明显,杵状趾。查体可见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伴震颤,传导广泛。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闻及高流量舒张期杂音。P2亢进。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阳性,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触到水冲脉;可闻及股动脉枪击音等。常见并发症为感染性动脉炎、呼吸系统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重要畸形。
(1)临床表现:①青紫:为主要表现,其程度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多于生后3~6个月逐渐出现青紫,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球结膜等处。②杵状指(趾):由于长期缺氧,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生肥大,随后指(趾)末端膨大如鼓槌状,称杵状指(趾)。③蹲踞现象:即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使右向左分流减少,缺氧症状暂时得到缓解。④缺氧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发绀加重,重者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哭闹、排便、感染、贫血或睡眠苏醒后均可诱发。
查体可见患儿发育落后,有青紫、舌色发暗、杵状指(趾)。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或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成反比;P2减弱。常见并发症为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红细胞增多症。
------------------------------------------------------------------------
综上所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