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者,缘也。君子比德于玉。
德源和田玉——以玉结缘,以德待人!
欢迎加德源和田玉个人
个人
关键词:汉语成语;玉;象征意义;道德人格
语言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每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都留存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印记。在汉民族的话语叙述中,“玉”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中国人的崇“玉”意识渗透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也蕴积在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成语中,从成语即可窥见“玉”在中国文化中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
一、在成语中“玉”作为“美石”呈现的美丽与珍奇
“玉”在史前伴随着石器生产而生。它源自石,是石之美者,但已从石脱胎而出,具备石所没有的美丽与灵性。“玉”有温润的光泽,清晰的纹理,清越的声音,所以中国人说,“金银有价,玉无价”,“玉”有金、银的贵重,而且有金、银没有的美丽与珍奇。
成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玉”已超越“石”而成为“石之美”者。人们喜爱“玉”的美丽,将纯洁美好的人比喻为“白玉无瑕”;中国人更看重人的本质,所以人或事物在大质之外略有不足,用成语表示就是“白玉微瑕”,或“瑕不掩瑜”。专挑玉的微小斑点,而无视玉整体的光彩,就用“抉瑕掩瑜”表示,后引申指对他人吹毛求疵的行为。在关于“玉”(瑜)与“瑕”论说里,“玉”象征人或事物的美善,“瑕”象征人或事物的微小欠缺。
“玉”与“石”相对,“玉”象征美、善和不平凡,而“石”则象征普通与平淡无奇;“石”和“玉”在对比中形成反差,在联系中互相映衬。人不辨是非,就说他“玉石不分”。有人与他人相争,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就劝他不要“玉石同沉”或“玉石同焚”、“玉石同烬”、“玉石俱碎”。似乎“石”的毁灭微不足道,而“玉”的毁灭最令人痛心。
“石”在与“玉”的连用中衬托了“玉”的美丽和不凡;而“珠”、“金”“象”(象骨、象牙)在与“玉”的连用中映衬和彰显了“玉”的富丽与高贵。成语“良金美玉”、“象箸玉杯”、“金玉满堂”、“不吝珠玉”、“堆金积玉”、“金玉良缘”,以“金”、“珠”、“象”的珍贵突现了“玉”的珍贵。
玉器多不胜数。“璧”是一种扁平、圆形、中有小孔的玉器。在汉语叙述里“璧”负载了崇高的审美价值。最富有盛名的“璧”是“和氏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楚武王,都被认为是欺诈,被砍去双足。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楚王使人剖璞加工,得到宝玉,称“和氏璧”,是“玉”中极品。“和氏璧”常与另一个颇带神奇色彩的的宝物“随侯珠”相提并论。“随侯”是周代诸侯,传说他救过一条受伤大蛇,后大蛇衔一明珠报答他,后世称之为“随侯珠”。“和氏璧”与“随侯珠”是古代最珍奇的宝物。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才怀随和”之语,以“和氏璧”与“随侯珠”比喻珍贵美好的才华。《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于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于银*;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故“和璧隋珠”比喻极名贵的宝物。
可见,即使在物质层面,“玉”即因其特殊的美丽与坚贞的质地而获得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二、“玉”象征人或物的华美珍贵
“玉”美丽的外表和优良的品格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于是“玉”的审美价值从作为“美石”的物质层面扩大到表示人或事物的华美和珍贵。
汉语里有大量用“玉”比喻、描写人的成语。“面如冠玉”见于《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灌侯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冠玉”,指装饰在帽子上的美玉。“面如冠玉”含贬义色彩,指男子徒有美丽外表。但在民族审美意识里,“玉”具有坚不可摧的审美价值,故该成语后来转向褒义,形容男子美貌。《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后凝练出成语“珠联璧合”,比喻人才或美好事物聚集在一起。另如“玉骨冰肌”比喻人品貌清丽高洁;“如花似玉”,是用花儿和美玉比喻女子美丽的容颜;“亭亭玉立”形容体态修长的少女或挺拔的树木;“珠辉玉丽”的字面含义是“珠玉般晶莹美丽”,比喻人肤色洁白而有光泽;“珠玉在傍(侧)”比喻有仪态俊秀、才识超群的人在身旁,相形之下,自愧不如;“金相玉质”形容人或物内外惧美;“仙姿玉色”形容女子容貌极美;“金童玉女”本是道家对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的称呼,后泛指天真无邪的男女孩童;“珠圆玉润”多用来形容歌声圆润,文词宛转;“珠玉之论”形容精彩的言论和卓越的见解;“字字珠玉”比喻每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无比;“金玉之言”比喻珍贵的劝告和教诲。
中国人还特别喜用“玉”的美丽高贵来形容华贵的屋宇楼台,如“琼台玉宇”(“琼”是美玉)、“琼楼玉宇”、“仙山琼阁”、“玉楼金殿”等。人们还用“玉”形容抽象事物的美好珍贵,如将珍贵的时光比喻为“金”和“玉”,如“一寸光阴一寸金”,也可以说“一寸光阴一寸璧”。
三、“玉”在精神层面象征美德
中国人很早就把美玉和美德联系起来,并将之哲理化,赋予“玉”道德意义的审美价值。中国人偏爱“玉”,使“玉”与人的精神气质发生共鸣,并有意识从“玉”寻找时尚所需要的种种美德,创造了“以玉比德”的独特文化。
《秦风·小戎》:“言念君子,其温如玉。”显示了周人与崇尚“君子”人格密切相关的又一种崇“玉”的文化现象。《老子》云:“圣人被褐而怀玉”,道家推崇内心怀有似“玉”美德的人。《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似乎美玉成为君子之美的必备因素。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许慎的解释超越了语言文字阐释本身,进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将“玉”与中国人最崇尚的“仁”“义”“智”等美德巧妙融合。在中国古人心中,“玉”之所以具备如此丰富而完美的品质,就在于它聚集了天地的灵秀,浸润了人类崇高的道德。
这种与崇德意识密不可分的崇“玉”观念也渗透在汉语成语中。成语“金相玉质”见于汉人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也。”“玉质”是说人或物具有像“玉”一样美丽坚贞的品格。“怀珠抱玉”见于《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冰清玉洁”,用冰的清莹、玉的纯洁比喻人品格高尚、纯洁,见于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由于“玉”象征了美德和坚贞品格,故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这则成语通过人们普遍认同的崇“玉”观念,贴切表达了以崇尚道德人格为第一生命的民族信念。又如成语“琼林玉质”、“玉树临风”和“琼林玉树”都是用来比喻人不仅有美好的相貌,而且资质洁净纯美。这种将“玉”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绚烂之处。
四、“玉”价值意义的世俗化
1、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玉”的价值意义并非仅存在于精神界面,而且渗透到世俗与物质层面。因为“玉”美丽、稀有而价格不菲,所以在物质层面上,它首先是财富和人尊贵地位的象征。
《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汉书·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成语“家徒四壁”表示贫困至极,“金玉满堂”形容富贵至极。
“侯服玉衣”字面含义是穿王侯之衣,吃珍美之食,形容人生活富裕奢侈;“紫袍玉带”字面含义是穿紫袍,系玉带,形容人官位很高;“靡衣玉食”、“玉食锦衣”字面含义是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食物,形容豪华奢靡的生活;“馔玉炊金”形容宴饮的豪华奢侈;“金枝玉叶”或“玉叶金柯”比喻皇亲国戚以及出身高贵的人。
2、从比喻男性到比喻女性
“玉”在传统文化里曾广泛用于比喻具有美德和高贵气质的男性。《诗经·秦风·小戎》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用“玉”的温润美好形容作为男性的“君子”。在成语“玉山将崩”、“玉山倾倒”、“玉山倾颓”中,“玉山”都是形容品德仪容美好之人,话语叙述的指向是男性。
但在其后的语言运用中,“玉”逐渐多用来表示女性。如“温香软玉”、“温香艳玉”、“软玉娇香”形容女子的温柔姿态;“怜香惜玉”比喻对女子十分温存爱;“香消玉陨”、“香消玉碎”、“香消玉沉”、“珠沉玉没”、“玉碎珠沉”、“玉碎花销”、“玉碎香沉”等成语比喻美女夭亡;“弄香偷玉”、“偷香窃玉”比喻男子在外勾引女性。
“玉”在汉语中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和审美追求。“玉”可以象征财富和高贵的身份,也可以象征美好之人和事物,它最重要的象征意义是美德和拥有美德之人。在其他文化系统中,可能人们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