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哮喘发病率呈全球性上升趋势,最新的全球哮喘资料表明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达3亿人,哮喘是一个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已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常在夜间或者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一、哮喘的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解痉平喘类药物;一类是抗炎治喘类药物。解痉平喘类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抗炎治喘类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一)解痉平喘类药物
(1)β2受体激动剂:高选择性的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上的β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驰解除痉挛。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心率增快、心搏异常强烈、肌肉震颤、恶心等。β2受体激动剂根据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可以分为: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班布特罗和丙卡特罗,可在5-10分钟之内起效;②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2)茶碱类:既可以通过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兴奋β2受体,起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又可以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研究发现它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但是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会引起失眠、心绪不安,剂量过大可发生惊厥、心率失常、恶心等不良反应。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是10-20μg/ml,安全范围较窄,药物相互作用复杂。
(3)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可以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驰,并使哮喘病人过高的迷走张力降低,从而产生平喘作用,此类药物起效慢,但作用持久,长期应用不会产生耐受。使用时需注意如房较狭窄的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道梗阻者禁用。
(二)抗炎治喘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抑制毛细血管的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与活化,从而减轻炎症症状。代表药物有:①局部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②口服或静脉给药:强的松龙,强的松,氢化可的松。
不良反应: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诱发或加重感染、溃疡病;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及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甚至诱发精神症状和癫痫;停药不当会使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引起停药反应。
(2)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物也称为肥大细胞稳定剂,它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防止膜裂解和脱颗粒,从而抑制了过敏介质的释放,阻止了哮喘的发作。而代表药物包括色甘酸二钠,酮替芬等。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该类药物对于运动性哮喘有保护作用,可对轻中度哮喘有良好疗效,口服2小时后起效,一周内可见症状改善。
二、支气管哮喘药物的使用策略
(一)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策略
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要全身性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缓解药物,重症患者可以选择静脉用药或者口服用药。口服糖皮质激素建议每天早晨顿服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
代表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和甲强龙、强的松龙等。
在哮喘缓解期,应该小剂量的吸入糖皮质激素作为控制药物,要长期规律的吸入,而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局部消炎作用不能够马上达到效果的,通常需要连续的吸入一周以上方能起效,因此有一些中重度的患者会出现口服激素和吸入激素重叠使用的现象。重叠使用的现象是合理的,而且吸入激素的剂量不能够快速的降低,一般要在每周哮喘发作不超过2次且病情得到稳定控制3到6个月时才调整一次用药,直至停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
(二)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策略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缓解药物:可吸入短效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是发作急救一线用药。
哮喘缓解期:控制药物选择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不能作为治疗哮喘的唯一控制药物,必须与其他控制药物联合使用。代表药物: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三)茶碱类药物的使用策略
在哮喘的治疗中大部分时间被安全有效的药物所替代,列入高阶梯治疗方案,在其他药物控制不理想时口服或静脉用药(建议进行血药浓度监测5-10ug/ml)。
静脉用药需注意:了解用药史;用药期间监测病人反应;用药速度不易过快,浓度不宜过高。
(四)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的使用策略
作用特点:没有受体激动剂作用强,起效慢,但作用持久,长期给药尚未发现耐药性。主要用于夜间哮喘和多痰者。
(五)抗过敏药物的使用策略
起效慢,一般在服用2周后起效。因此,预防发作,必须在接触诱发因素前7-10天用药。
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由于慢性炎症的存在,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所以在治疗方案中就一定要长期的规律的使用抗炎药物这是对因治疗,这类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物还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由于气道的高反应性的增加导致了支气管的痉挛,所以要使用平喘解痉药物,来缓解呼吸道的困难。这类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在这类药物中,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的吸入使用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
当然患者还要远离过敏因素,通过以上的联合治疗,采取阶梯式的治疗原则来纠正患者的缺氧,改善肺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发作、巩固疗效。
撰稿:韩婷
编辑:刘玉强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