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累及直径75~um的细支气管,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6月龄和高危婴儿有较高的病死率[1,2]。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引起,其中RSV仍是公认的最常见的病原体[3,4],占50%以上。RSV也是最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5,6],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危害极大。RSV是RNA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每隔数年还会出现1次由RSV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暴发流行。根据抗原性和分子生物学可将RSV分为A、B两个亚型。其他病*病原有副流感病*(parainfluenzavirustype,PIV,以PIV3最常见)、腺病*(Adenovirus,Ad)、流感病*(influenzavirus,甲型和乙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病*(enterovirus)、鼻病*(rhinovirus)、人偏肺病*(humanmetapneumovirus,hMPV)、年新发现的博卡病*(humanBocavirus,HBoV)等感染也与毛细支气管炎有关[7]。
除病*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CP)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
一、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C高热不常见),1~2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d时达到疾病高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3个月的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
二、体征
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增快、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心动过速、脱水、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及鼻翼扇动等表现。
三、病情严重度分级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见表1。
表1
病情严重度分级[8,9]
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度分级为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孕周37周)、低出生体重、年龄小于12周龄、有慢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先天性气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协调、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神经肌肉疾病、免疫功能缺陷、唐氏综合征等患儿[10]。
一、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建议在疾病早期(最初72h内)或有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危险因素的患儿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
二、鼻咽抽吸物病原学检测
毛细支气管炎病*病原检测方法包括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ELISA和金标法)、PCR、RT–PCR等方法。RSV、流感病*A和B、腺病*等病原谱的检测有助于预防隔离,并避免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三、胸部X线检查
毛细支气管炎X线表现为肺部过度充气征或斑片状浸润阴影,局部肺不张,支气管周围炎。
四、患儿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做进一步检查[11,12,13]
1.有脱水征象时需要检测血清电解质;
2.当体温38.5℃,或有感染中*症状时需做血培养;
3.重症、尤其是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时需及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表现为轻度,疾病呈自限过程,有条件时可以在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