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七种支气管临床常见疾病介绍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一种表现。如果伴有喉炎,则常称为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如果涉及毛细支气管炎,则表现较重,近于肺炎,病原为各种病*、细菌或支原体等。患儿可有咳嗽、发热、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咳嗽初为干咳,以后逐渐出现支气管分泌物而有痰。婴幼儿常不会咳痰,而将痰液咽下,年长儿可有头痛、胸痛等不适,少见并发症。查体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干湿罗音,但不固定,并以中水泡音为主。营养不良、免疫低下、佝偻病等患儿可出现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二)慢性支气管炎:指反复多次的支气管感染,病程超过2年,每年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有咳、喘、痰、炎四大症状,X线胸片显示间质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变,中医称为“内伤咳嗽”,多与慢性鼻窦炎、原发性或继发性呼吸道纤毛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联,也可继发于肺炎、麻疹、支原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患儿咳嗽时痰多少不一,常伴胸痛,生长发育多落后于同龄儿,体力较差。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并发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不可逆性损伤。
(三)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儿童并不少见。先天性者少见,后天性支扩多为满真、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气道异物、支气管结核等疾病继发所致。患儿可有咳嗽、多痰,常与体位变换有关,常反复患肺炎等,严重者可有肺脓肿,但病变常局限于同一部位。患儿可有营养不良、胸廓畸形、杵状指等体征,可于肺底闻及湿罗音。如出现肺不张、肺脓肿等,则出现相应体征。病情久者可有造成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的阻塞性动脉内膜炎,并可导致末端毛细血管扩张,使患儿出现咯血等症状。高分辨CT及支气管造影可确诊。
(四)Kartagener综合征:为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一个常见类型,为常染色体阴性遗传病。患儿因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障碍表现出众多临床表现,并有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或鼻息肉、内脏转位(右位心常见)等三联征。只具备内脏转位及支扩则为不全性Kartagener综合征。还常和其他先天性畸形同时存在,如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腭裂、尿道下裂、智力障碍等。
(五)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严重时可导致患儿很快窒息死亡,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按照异物来源可分为内生性(少见,如肉芽、伪膜、分泌物、干痂等)和外界性(如花生米、小玩具、瓜子等),后者常见。患儿可有突然剧烈呛咳,继之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性为主)、呕吐、声嘶、喉鸣、犬吠样咳嗽等症状,严重程度与异物大小及停留部位密切相关。典型患儿可有气管哮鸣音(张口呼吸时较明显)、气管拍击音、气管撞击感等症状或体征。如果异物停留于气道,久之可引起慢性咳嗽、反复肺炎、支扩或肺脓肿等。
1.气管异物:患儿两肺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音降低及痰鸣,透视下可见心影有反常大小:即患儿呼气时心影横径反常性缩小,与正常小儿在吸气时心影缩小,呼气时心影增大,明显不同。
2.支气管异物:患侧可有肺不张或肺气肿,肺部呼吸音减低,叩诊浊音或鼓音;透视下如患侧肺透亮度增高、活动度受限、纵膈向健侧移位但吸气时向患侧摆动,则提示患儿患侧存在阻塞性肺气肿;如透视下见患侧肺透亮度减低,膈肌上升,对侧有代偿性肺气肿,纵膈向患侧移位但吸气时更向患侧摆动,则提示患侧为阻塞性肺不张。另外,因异物阻塞部位不同,有时同一侧肺不同肺叶可能同时存在肺不张、肺气肿等不同病理变化。
(六)毛细支气血管炎:是一种多见于1~6个月小婴儿,以毛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多并常同时累及肺泡、肺泡壁、肺间质的特殊类型肺炎。患儿以喘憋、吸气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故又称为喘憋性肺炎。该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感染引起。患儿可有呼气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呼气相延长伴喘鸣)等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可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心率加快等,可伴或不伴有无热、咳嗽等,严重者可有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可有口周发绀等缺氧表现,查体双肺叩诊可呈鼓音,听诊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患儿常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有时可将肝脏和脾脏向下推移而被医生触及。常首次发作,如多次发作,则可能已发展为哮喘。
(七)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简称BO,是一种细支气管炎性损伤(斑片状狭窄性和/或增殖性病变)所致的慢性气流受限综合征,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常因感染而发病。临床诊断标准如下:①前驱史:发病之前往往有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细支气管损伤史,②临床表现:持续或反复喘息或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双肺闻及广泛喘呜音、湿啰音,并持续存在,达6周以上,对支气管舒张剂反应差。③辅助捡食:胸部HRCT显示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肺功能显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多为阴性。④排除其他引起咳喘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各种先天支气管肺发育畸形、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确诊需病理证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