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会通过登山运动增加活动量,但登山仍须注意体力与身体条件,不是每个人想爬就可以爬,有的人爬没几阶就气喘吁吁爬不上去,医院胸腔内科医师林俊维提醒,若发现自己与同年龄层的人相比,走路或爬坡体力明显比别人差、或容易因为喘而停止活动,就应注意肺部状况。林俊维说明,肺功能降低,「喘」是最明显的症状,可以归咎于几种肺部疾病:气喘、肺部纤维化甚至是肺阻塞,肺阻塞是重要却常被忽视的疾病、又称慢性阻塞性肺病,典型症状表现为「咳、痰、喘」。
依据卫福部统计,肺阻塞名列国人十大死因第七位,每年有超过6千人因此丧命林俊维说,在台湾,肺阻塞的危险因子为吸烟、二手烟、空污、煮菜油烟、工业粉尘以及肺部感染等,大部分发病在40岁以上。而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子,肺阻塞患者有8成以上都有抽烟习惯,抽烟的人常将自己长期的咳嗽与咳痰和抽烟的行为连接起来,将自身的不舒服合理化,或将「咳、痰、喘」症状视为其他疾病导致,如心脏疾病,而忽略疾病的重要性,因此,有些肺阻塞患者是因咳嗽、咳痰拖了一段时间,医院,或至心脏科门诊检查没有问题,才被转到胸腔内科就医;甚至有患者肺功能已经恶化到需住院治疗的程度才知道自己肺阻塞的严重性,林俊维提醒若「咳、痰、喘」超过2周,在诊所当感冒治疗无效,就应尽快到胸腔内科检查。
除了平时爬山时注意之外,民众也可以自行在家通过「一分钟登阶肺功能测试」检测是否有肺阻塞风险,以1阶20公分来算,30个阶梯约两到三层楼的高度,若一分钟若爬30阶就喘到无法继续,表示身体无法从事生活必须的活动,便可能为肺阻塞高危险族群,建议尽快到胸腔内科进一步检查;一分钟若爬30到50阶,代表为肺阻塞中度风险族群,有抽烟者仍须注意;一分钟爬50阶以上者,则属于肺阻塞低风险族群,肺功能属于较正常范围。
林俊维表示,一般人一分钟若爬30阶梯喘到无法继续,可能为肺阻塞高危险族群,建议尽快到胸腔内科进一步检查。
目前肺阻塞治疗中,会依病人喘的程度分为0到4级,总共5级。第2级主要是和同年龄层做同样活动时较容易喘,第3级是步行无法超过公尺,而最严重的第4级患者,只能在家里活动无法走出家门。此外,肺阻塞患者族群也很多样性,有些患者族群治疗难度更高,如合并肥胖型的肺阻塞;也有肺阻塞患者BMI过低,可能为营养不良或疾病所造成的过度能量消耗所致,很喘、食欲不好造成身体消瘦,都是危险信号。
林俊维表示,肺阻塞可控制、治疗并维持良好生活品质,但就像高血压一样无法痊愈,目前主要治疗是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借由药物让狭窄支气管扩张,改善患者的症状;非药物治疗则要从生活习惯改变,包括戒烟、工作戴上防护装备,建议家庭主妇炒菜开抽油烟机,甚至戴上口罩。在预防感染方面,疫苗施打也很重要,建议民众养成每日一分钟登阶自我检测的习惯,查看自己是否为肺阻塞高危险族群,留意自身肺功能。
编辑Michelle
世界日报大华府办事处
官方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