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与研究进展》
第3章神经血管疾病常用介入诊疗技术
3.4微导管技术
3.4.1微导管的种类
微导管的种类
根据微导管的结构,微导管可分为纤维编织式或金属线圈编织式。编织结构的作用是,能够在微导管弯曲状态下,保持微导管内腔形状,增强其推送性能。纤维编织的微导管(Excelsior)在蒸汽塑形后,保持形状的能力优于金属线圈编织的微导管。根据微导管进入脑血管的方式,微导管可分为微导丝导引的微导管、漂浮微导管以及可操控微导管。
OTW(over-the-wire)微导管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导管。该类微导管种类繁多,内径大,能够通过各种类型的微导丝和栓塞材料。该类微导管已预成形,亦可选择直头微导管根据靶血管几何学形态自行塑形。其较硬的特性和微导丝超过微导管头端易于对小的弯曲血管造成损伤和穿孔。使用该类微导管时,通过操控头端弯曲的微导丝,沿微导丝即可将微导管输送至靶血管部位。常用的OTW微导管包括:ev3公司生产的EchelonTM10、EchelonTM14、Rebar10、Rebar14、Rebar18,这些导管均与二甲基亚砜兼容;Boston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ExcelsiorSL-10、Excelsior;Cordis公司生产的Prowler10、Prowler14、Prowlerplus等。
漂浮微导管种类较少。常用的飘浮微导管包括:Balt公司生产的Magic微导管,ev3公司生产的Marathon微导管Utralow微导管。该类微导管头端极度柔软,可蒸汽塑形。限制微导丝超过导管头端,减少了血管创伤和穿孔的危险,但其内腔偏小则限制了栓塞材料的使用类型。此外,导管头端位置稳定性不及OTW微导管。该类微导管能够随血流漂浮进入迁曲血管远端。
可操控微导管种类最少,基本上都是OTW微导管。该类微导管可操控的头端减少进入成角分支的难度,头端可蒸汽塑形,置放到位后,稳定性佳,但该类微导管在微导管中硬度最大,不适用小的、末梢血管。此外,导丝通常超出微导管头端,易于引起小血管损伤。
更多精彩内容:
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与闭塞
椎体骨质疏松与压缩性骨折
肾恶性肿瘤(肾癌与肾盂癌)
肾大出血(尿血、肾周血肿)
支气管残端瘘(支气管胸膜瘘)
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良性气管和(或)主支气管狭窄
椎管和脊髓血管畸形及血管性肿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