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吃药不如打针好得快错了这些常见病不需要
TUhjnbcbe - 2021/3/15 6:08:00
精神病神经病快看看吧不要再一错再错了 http://www.pkbmv.com/zzysm/9756.html

生病时,“能吃药不打针,

能打针不输液”

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

但是很多人认为输液好得快,

医院的输液大厅

经常出现“吊瓶森林”的场景,

也正因为如此,

医院门诊输液治疗,

成了各地的一项医改举措。

近日,医院宣布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不仅是吉林,据了解,虽然我国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

过度输液将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不仅容易堵塞毛细血管、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造成人体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可导致休克及死亡!

有病就打吊瓶输液,好像已经渗透到一些人的骨子里,就想着马上治好病,忽略了输液带来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医院也把输液当成了创收的手段。

可是,健康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患者和医生都应该转变理念,认识到过度输液的危害。

取消门诊输液,遏制过度医疗的意义不仅在于控制输液总量,还在于治理抗生素滥用现象,更能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二级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说了这么多,

是不是对静脉输液“谈虎色变”,

以后需要对它敬而远之?

专家说,不能“一刀切”地反对静脉输液,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静脉输液是可以使用的!

哪些情况才需静脉输液?

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患者;

剧烈恶心、呕吐、腹泻的患者;

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患者;

严重感染、水肿的患者;

外用药无效时;

药物伤害组织时等。

这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

广东省卫计委办公室下发通知,指出以后市民在全省各基层医卫生机构门急诊就医,有53种常见病原则上不需要输液:

一、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二、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三、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四、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过度输液,

可治病,也可致病!

总之,根除积弊非一日之功,

先开药方,再对症下药,

过度输液才能减少。

走过路过,戳个好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15 6:09:00

“咳、咳、咳……”每到冬季,很多人就喉咙干痒,总要咳两声才觉得舒服;再加上冷空气的刺激,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更是咳得停不下来,有时候脸都咳得通红。

咳嗽,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症状了,一般都觉得是喉咙异物或是呼吸道系统的细菌、病*造成的。但在临床上,咳嗽背后的原因远不止于此,还可能是鼻子、胃等组织器官出现问题的“信号”。

1

慢性咳嗽

可能与这些疾病相关

咳嗽如果持续存在,超过8周,但肺部CT提示正常,就称为慢性咳嗽。其原因并不是病菌感染,而主要与以下几种疾病有关:

1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子问题也是可以引发咳嗽的,而且因鼻后滴漏综合征引发的咳嗽,约占慢性咳嗽的41%。

如果患者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当鼻腔、鼻窦出现炎症性疾病时,鼻和鼻窦的分泌物就可能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从而因受到刺激而产生咳嗽。

所以,如果慢性咳嗽伴有鼻部症状,如:流涕、鼻塞等时,可能是鼻后滴漏综合征,应及时进行鼻腔、鼻窦等检查。

2胃食管反流

你以为胃食管反流只会引起反酸、烧心的症状?其实不然,咳嗽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症状表现之一,而且主要表现为晚上睡觉时咳。

胃食管反流的患者,通常存在贲门括约肌松弛的问题,一到晚上睡觉时,平躺的状态会更利于胃内容物反流,当其刺激了神经或误吸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痉挛,就会产生咳嗽。

针对这类患者而言,单单止咳是不管用的,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生活中也要注意,晚饭不宜吃得过晚、过饱,睡觉时可以适当垫高枕头,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3变异性哮喘

很多人觉得哮喘就一定是憋闷、喘不上气,但大约5%~6%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出现典型的哮喘症状之前数年,仅表现为顽固性咳嗽,以至于常常被误诊为咽炎或气管炎。

变异性哮喘患者往往有家族或本人过敏史,烟雾、冷空气、大笑等皆可诱发咳嗽,发作时通常只有干咳这一种症状,且没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普通的止咳化痰药、抗生素等均对其无效,需进行抗哮喘治疗。

2

咳嗽有痰

需警惕心脏疾病

咳嗽的时候去就诊,医生通常还会问有没有痰。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体内也是有痰液的,只不过量很少,也不会有不适。但如果遇上感冒、过敏等,呼吸道受到刺激,就会分泌更多的粘性物质,再加上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就形成了痰液。

痰液通过纤毛的运动,会被推向咽部,咽喉受到刺激,就会引发咳嗽、咳痰。

1咳痰常与呼吸道疾病相关

咳痰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根据痰液的不同颜色,我们也可以大致判断感染情况,比如:

◎*痰:多半是呼吸道感染,致使肺部、支气管等出现炎症引起的;

◎*绿色脓性痰:多是因为肺部和支气管的慢性炎症长时间积聚而成,痰液往往比较硬且黏稠;

◎铁锈样痰液:一般是肺炎杆菌或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常伴有胸口疼痛、呼吸困难、四肢发冷或发热;

◎白色痰液:痰液透明或略白,质地稀,可能是轻度气管炎或感冒;白色黏痰,伴有气短、腿肿、尿少、腹胀、没食欲等症状,可能提示慢阻肺。

2粉红色泡沫样痰,可能是心衰

全身血液都需要流经肺脏,在肺泡进行空气交换。但当左心房衰竭时,心脏的血液难以完全泵出,肺内的血液也无法回流到心脏,就会引起肺淤血,导致剧烈咳嗽。

同时,肺淤血导致肺部静脉压力增加,一些红细胞就可能被“赶进”肺泡中,从而导致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也就是说,咳出粉红色的泡沫痰时,可能预示心衰。

心衰引起的咳嗽,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夜间咳嗽加剧,特别是平卧时。因为平卧状态下,下肢体循环回心脏的血液量会增加,心脏负荷也就增大了,而且人体膈肌会提高,肺内的容积也会减少,从而易产生压迫感,引起咳嗽。

“心衰咳嗽”的症状特点:咳粉红色泡沫痰;咳嗽伴有心悸;咳嗽症状夜间加剧;平卧明显,坐起后减轻。

还可伴有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水肿(早晨较轻,下午、傍晚较重)等症状。感冒、肺部感染、情绪激动等都可能加剧心衰,冬季更需警惕。

随着病情的发展,心衰患者的心脏会扩大,5年死亡率达50%。因此,如果怀疑心衰,需及时就医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衰标记物检查,并配合医生治疗。

用白术、熟地、炙甘草、人参、生*芪、甘松、茯苓、泽兰、桂枝、泽泻熬成汤剂服用,可辅助调治心衰。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3

干咳,尤其要警惕肺癌

相比起咳痰,干咳反而可能没那么受重视,毕竟吸入了刺激性的烟雾或者异物,受到冷空气刺激等都可能引起干咳。但有时候,干咳可能更危险,甚至是肺癌信号。

1这些干咳,一般问题不大

◎干咳+咽喉灼痛:很可能是咽喉炎,如果同时伴有声音嘶哑,可能更倾向于喉炎。喉部检查可见粘膜充血,甚至能在粘膜上看到扩张的毛细血管。

◎秋冬季干咳,偶有痰液:秋冬季气温低,年老体弱者易由于感染等引发支气管炎症,表现为咽喉发痒引起咳嗽,咳嗽后会觉得胸骨后疼痛难忍,初期可能还有鼻塞、流涕、偶有少量痰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转变为粘液脓性痰。

部分药物也可能引发干咳,比如普利类降血压药,其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典型不良反应就是干咳。如果服药后出现干咳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更换药物。

2长期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能是肺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年全球癌症负担的最新数据显示,肺癌仍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8%。

而我国是肺癌大国,每年都有数十万人发病,而且超过50%的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已是中晚期,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但肺癌其实可以发现得更早的,长期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就很可能是肺癌来临的征兆。

大多数的早期肺癌患者都会出现以干咳为主的咳嗽,特别是一些老烟民,在遇到冷空气、刺激性气味等,会引起阵发性的干咳,有时咳嗽较为激烈,一时难以恢复正常。

而且这种咳嗽即使用止咳药也无法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咳嗽还会逐渐加重,甚至突然咯血或痰中带血。

当然了,及时发现肺癌,最好的办法还是定期体检,建议5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者、有家族史者等肺癌高危群体,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大大提高生存率。

扶正抗癌饮

肺气一虚,各种病邪更容易侵体,肺癌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健肺是辅助预防肺癌的方法之一。医院肿瘤科杨国旺主任为我们推荐了一杯扶正抗癌饮。

*芪30g,枸杞10g,罗汉果1个。

①锅中加入ml水,放入*芪浸泡30分钟,再文火煎煮30分钟,倒出药液备用;②*芪留在锅中,加水ml,加入10g枸杞,煮15分钟;③将煮好的药液倒出,两份药液晾凉至70℃左右,加入一枚掰碎的罗汉果,浸泡30分钟即可饮用。

此方适合有易感冒、咳嗽、气喘吁吁等肺气虚症状的人,有助于逆转气虚肺癌体质,辅助预防肺癌。

4

3个咳嗽误区,也别轻信

1咳嗽了立马吃止咳药?当心适得其反

咳嗽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防御机制——通过咳嗽可以将一些病原微生物排出体外,以避免身体进一步受到伤害。而有些人咳嗽反射不强的患者,病情可能更重些,恢复期也更长些。

如果不明辨咳嗽的原因,盲目吃止咳药,反而可能导致痰液滞留,甚至阻塞呼吸道,轻则细菌繁衍更盛,造成炎症扩散、二次感染,甚至会影响肺部通气,引发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2咳嗽能扛就扛?当心扛出大病

也有人觉得咳嗽太常见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特别是一些抽烟、有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群体,所以能扛就扛,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但一方面,如果身体难以对抗导致咳嗽的原因,就可能造成咳嗽迁延不愈,发展成慢性咳嗽,甚至继发细菌感染等更复杂的疾病;另一方面,咳嗽也可能是其他更严重的疾病的“信号”,如果放任不管,容易延误病情。

所以,咳嗽也不能硬扛,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自行买药,需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分清是化痰药还是普通止咳药,以免造成痰液滞留。

3咳嗽久了,会咳出肺炎?

肺炎是上呼吸道感染向下发展引起的,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咳嗽,所以很多肺炎患者会有咳嗽加重的症状,从而给人一种错觉,认为是咳嗽导致了肺炎。

然而事实上,咳嗽只是身体排出异物的一种症状表现,它并不是致病源,当然就不会引起肺炎。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大医生

TUhjnbcbe - 2021/3/15 6:09:00

咳嗽痰多是呼吸道系统最常见的症状,在临床治疗时必须要使用祛痰药物将痰液稀释,有利于肺内的痰咳出体外,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应用祛痰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也需要除了其他方法,将帮助患者痰液排出体外。

那么我们常见的祛痰药物都有哪些呢?

1、恶心性以及刺激性祛痰药物

恶心,刺激性祛痰药主要用于临床治疗重症初期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寒痰少而不易咳出的患者,有的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引起的痰咳现象。

2、黏液溶解剂类祛痰药

病黏液溶解剂类祛痰药用于治疗咳嗽起来痰粘稠不易,但对于支气管哮喘,严重的气道阻塞和肺的呼吸功能不全,需要与老年患者慎用。

3、黏痰调节剂类祛痰药

临床上可以采用黏痰调节类祛痰药物,比较分析常用的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羧甲司坦等,在选择使用药物时需要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一个合适的药物。

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排痰呢?

1、增加饮水量

增加饮水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供帮助提高患者排痰,通过自己饮水量能够进行稀释痰液,保持一种呼吸道的通畅,保持肺脏属于正常的湿润度。每天的饮水量应该不少于毫升,若活动量多,出汗量大,还应该适当增加饮水量

2、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是临床祛痰常用的方法。痰患者有支气管痉挛症状时,必须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并根据患者病情在雾化液中加入适量祛痰药物。可让祛痰药物在细支气管远端,减轻咳嗽症状,帮助患者排痰,选择雾化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3、叩背排痰

回调是帮助病人排痰咯痰双手的横向位置,家人或医生可以手指的方式并拢,用在病人的背部了手腕的力量迅速从肺底和打击乐的节奏回来了,通过这个抽头可逐渐肺粘液分泌,必须有正确的方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

秒杀止咳药!祛痰止咳一级棒!核桃炒一炒,痰多、干咳、夜咳!一次就止,啥药不用吃!

用它泡酒,不仅口感好,尤其对吸烟过多人群有很大好处,利咽化痰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白痰、*痰食疗治法各不相同,看好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药不如打针好得快错了这些常见病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