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晋的人体X形平衡法是从《*帝内经》的“缪刺论”中悟出下病上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有病四边治、四边有病中间治及上、下、左、右、中,求法于经络、穴位却又不拘泥于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神奇、易学、易懂、自学、自治、奇效、安全、省力、省时、省钱。
他总结出来的“高低医疗学”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理论,即研究通过人体的高升点来医治人体的低沉(病)点以及如何达到人体相对平衡的理论。同时他总结和开发了人体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的“内药”,调动人体神奇的“内药”、加速自愈和平衡,真可谓“四两拨千斤”。
周尔晋先生已于年去世,他留下的医德医技,我们当努力继承和发扬光大,以造福人类。
(28)×形法双列缺配双太溪治精神病与慢性气管炎(指压)
——追求人体神奇平衡力的奥秘之二十七
《针灸大成》载:阳明大肠联鼻孔,面痛齿痛腮颊肿,生疾目*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喉痹肩俞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列缺穴主偏风口面喎斜,手腕无力,半身不遂,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热疟,呕沫,咳嗽,善笑,纵唇口,健忘,溺血精出,阴茎痛,小便热,痫惊妄见,面目四肢臃肿,肩痹,胸背寒悚,少气不足以息,尸厥寒热,交两手而瞀。实则胸背热,汗出,四肢暴肿;虚则胸背寒悚,少气不足以息。
综上所述,列缺不失为人体之要穴,其主治:(一)面神经麻痹及半身不遂:偏风口面喎斜,口噤不开,纵唇口,半身不遂,面目四肢臃肿,手腕乏力。(二)精神系统病:善笑,健忘,痫惊妄见。(三)泌尿、生殖病:溺血精出,阴茎痛,小便热。(四)其他:掌中热,寒热疟,呕沫,咳嗽,肩痹,胸背寒悚,尸厥寒热,胸背热,少气不足以患,齿痛,口干,面肿,喉病。
《针灸大成》载:脸黑嗜卧不欲粮,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疼步难履,若人捕获难躲藏,心胆战兢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若欲除之无更法,太溪、飞扣取最良。太溪穴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嗌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癣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牙齿痛。
综上所述,可见太溪穴主治:(一)发热:目不明兮发热狂,热病汗不出。(二)腰痛:腰痛足疼步难履。(三)心脏病:若人捕获难躲藏,心胆战兢气不足,心痛如锥刺,心脉沉。(四)消化道病:脸黑嗜卧不欲粮,呕吐,善嗌,大便难,腹胁痛。(五)呼吸系统病:久疟咳逆,喘息,痰实,咽肿唾血,咳嗽不嗜食。(六)其他:胸结身*(可能是肝炎),口中如胶,寒疝,尿*,消瘅,瘦脊,伤寒手足厥冷,牙齿痛。
综观两穴,相同点在于精神系统与呼吸系统,用×形疗法,取双列缺配双太溪,对精神病有高度镇静作用,亦可用来治急慢性气管炎与哮喘病。
列缺、太溪位置图
治疗支气管肺炎示意图(2.93)
a、取双耳、双手、双脚压,脚穴参考手穴取
b、在双臂肘内侧压痛取点(一个点)指压
c、耳压以肺与支气管为重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