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
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AAI)
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
↓↓↓
1《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
主要内容
特效偏方治疗: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若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气道重建,导致气道增厚与狭窄,成为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端属于祖国医学“喘促”“上气”“喘息”等范畴。
特效中药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
①二陈汤合②三子养汤
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②《韩氏医通》
二陈汤: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三子养亲汤:白芥子6克,苏子9克,莱菔子9克。
宜肺定喘,清热化痰。
水煎服,每日一剂。
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厚朴、白芥子温肺祛痰;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则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化痰,使气行则痰行。
哮喘治法为“发时治肺,平时治肾”,张景岳谓“实喘者有邪”,故先治标以宣肺定喘,清热化痰,麻杏石甘汤加减,麻*、石膏、杏仁、五味子宣肺定喘,瓜蒌、桑白皮、*芩清热祛痰,葶苈子清热,生姜半夏和胃化痰,加细辛反佐以防清热太过。
突发性阵咳,咳则喘,咯黏液样白沫痰,至痰咯出而气道无阻始渐平息,不能平卧,面浮,舌苔白腻,脉虚弱无力,左关浮细而弦。
复方石英冲剂
《上海中医药杂志》
蚤休15克,旋覆梗15克,麻*9克,紫石英30克,白石英30克,皂荚3克,生甘草8克
温肺平喘。
哮喘,对寒喘型及过敏型疗效显著。
麻*、紫石英、白石英、皂荚温肺平喘,温化寒痰;蚤休、旋覆梗解*降逆。
将上药浓煎成膏后和入珍珠层粉3克,制成冲剂,分成4包日服2~3次,每次1包,哮喘发作时加服1包,连服2周为1个疗程。
生脉散
《内外伤辨惑论》
人*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
益气养阴。
加生姜三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药理研究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平时自汗怕风,易于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鼻塞流清涕,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喉中常有哮鸣音,面色忧白,舌苔淡白,脉象虚细。
龙胆截喘方
《中西医结合杂志》
地龙20克,胆南星15克,北杏仁15克,桔梗15克,防风克,瓜蒌10克,枇杷叶12克,川贝12克,甘草8克。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哮喘。
六君子汤
《医学正传》
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为君药;脾喜燥恶湿,故以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参、术相合,健脾之力更宏;茯苓淡渗,健脾利湿,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三药合用,理气燥湿化痰,共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表虚自汗:加炙*芪、浮小麦、大枣;畏风、怕冷、易于感冒:加桂枝、白芍、附子;痰多:加前胡、杏仁
胆南星、瓜蒌、枇杷叶清热化痰;地龙、北杏仁、桔梗、川贝止咳平喘;防风以辛温稍制其寒凉。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