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消化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腺等等)小消化腺(食管腺、胃腺、肠腺等等)
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一下部分,即空肠到肛管
消化系统功能:
摄取食物并进行物理和化学性消化,经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其营养物质,最终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1.简述舌乳头
舌体背面粘膜呈淡红色,其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
分四种,分别是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
2.简述食管的位置、分部及生理性
狭窄
SPRING
食管上端在第6颈椎体下缘与咽相接,下端约平对第11颈椎体与胃贲门相接。分为3部:颈部、胸部、腹部、
颈部:大约为5cm,平对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的一段;
胸部:最长,约18-20cm,位于胸骨颈静脉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之间;
腹部:最短,1-2cm,自食管裂孔至贲门。
三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食管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离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颈椎体水平,距离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3.简述胃的位置、形态、分布
SPRING
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分前后壁,大小弯,出入口。
前壁朝向前上方,后壁朝向后下方;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弯度明显折弯处称角切迹,胃大弯大部分凸向左下方;胃近端与食管连接处为胃的入口,称贲门,胃近端续十二指肠处为胃的出口,称幽门。
胃分4部,分别是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4.简述大肠的起止、分部
及结肠的形态特点
SPRING
大肠起于盲肠,止于肛管,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五部。
结肠:分为4部,分别是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大肠整体呈M形,包绕于空肠、回肠周围。
5.简述肝的位置、形态
SPRING
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分为上下面,前后左右四缘。上面为膈面,与膈相接触,有呈冠状位的冠状韧带,呈矢状面的镰状韧带;下面为脏面,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中间的横沟称肝门,其余为左、右纵沟。肝前缘有胆囊切迹、肝圆韧带切迹(脐切迹),肝后缘钝圆,肝右缘为肝右叶缘,钝圆,肝左缘为肝左叶的左缘,薄而锐利。
6.肝胆外道包括哪些?试述
进食前后胆汁的排出途径。
SPRING
肝胆外道包括胆囊,肝左、右管,胆总管。
进食前:胆汁-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
囊管-胆囊贮存与浓缩胆汁
进食后:胆汁-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
大乳头-十二指肠肠腔
7.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和各部特点
SPRING
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上部:
十二指肠球: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壁薄,管径大,黏膜面光滑平坦,无环装壁襞肠管,是肠溃疡及其穿孔的好发部位。
降部:
十二指肠纵襞:黏膜形成发达的环装襞中后份内侧襞上一纵行皱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的开口处,位于十二指肠纵襞下端的圆形隆起,距离中切牙约75cm。
水平部:
十二指肠窗:临床上将十二指肠上部、降部、水平部呈C字形部位称十二指肠窗。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与空肠转折处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而构成的,是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8.胆囊三角
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谢谢观看
供个人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