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猫咪日常饲养知识、猫繁育指导、疾病防治手册。”
今天来说说猫咪食物过敏,我们在现实中常常会把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等同,其实这是不对的,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
因为食物过敏一定是由免疫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而食物不耐受则指的是非免疫介导性反应,包含食物特异性反应、食物中*、类过敏性食物反应,以及对食物的药物反应和代谢反应。
下面会详细说说猫咪食物过敏。
全文目录
一、食物过敏的致病机理
二、哪些食物容易导致猫食物过敏
三、猫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
四、怎么确认是不是食物过敏
五、怎么办?
食物过敏的致病机理
首先先看下图区分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区别:
动物的胃肠道非常精妙,胃肠道的一个关键作用就是辨别哪些是必须耐受的营养物质,而哪些是必须清除的潜在有害物质,例如细菌、病*以及寄生虫等,因此,胃肠道有四种至关重要的机制:黏膜屏障、抗原的消除、免疫反应的调节以及对到达黏膜的抗原的耐受。
这些防御机制的破坏使动物容易发生食物过敏,即对本不该过敏的食物却发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导致免疫球蛋白(IgM)lgG、lgE的形成。从而引发了超敏反应,并通过临床症状显露出来。
哪些食物容易导致猫咪过敏
巳确认的引起人过敏的主要食物过敏原大多为水溶性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0~70kDa这些糖蛋白通常在加热、酸化以及蛋白酶的处理下仍然保持稳定。
一、最常见的食物过敏源:90%的病例是由牛肉、乳制品和鱼这些蛋白引起的。
二、较常见的过敏源:羊肉、猪肉兔肉、蛋、玉米、小麦
三、少见的过敏源:非蛋白质过敏原可能包括真菌腐剂以及色素等食物添加剂
有研究报道:50%患有食物过敏的猫对超过一种成分过敏,也就是说,假如你家猫对某样食物过敏,那么对其他某类食物过敏的概率会很高。且对类似的食物也很可能会过敏,例如,禽肉来源都具有共同的过敏原,包括鸡肉、火鸡、鸽子以及鹌鹑等。
曾有1例报道患猫在确诊对鱼肉过敏后,改成只饲喂羊肉,但是两年后对羊肉出现了食物过敏,所以这是不是可能有长时期的致敏化过程?这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探讨。
猫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
这是我们普通养猫人最关心的部分了。猫咪食物过敏究竟可能会有什么临床症状呢?
猫咪对食物过敏通常最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和胃肠道症状,(皮肤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也可能单独出现),其他器官系统受影响的概率会比较低。
一、皮肤症状:
①瘙痒:局部性或者全身猫会因此引发严重的自损问题。
②皮肤的原发性病变:比如红斑、斑疹和丘疹,猫可能有一种或多种皮肤反应模式:粟粒性皮炎、自损性或对称性脱毛、面部或颈部皮炎、嗜酸性斑块、肉芽肿、无痛性溃疡或剥脱性皮炎等
上图为面部出现红斑
③其他皮肤症状(少见):例如下巴痊疮(黑下巴)、血管炎、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及浆细胞性爪部皮炎
二、胃肠道症状:
①体重下降
②呕吐:对引起呕吐的原因感兴趣的可翻看之前的文章:猫咪呕吐的44种原因
③腹泻:对引起腹泻的原因和诊断感兴趣的可翻看之前的文章:关于猫咪腹泻软便的诊断
④胃肠道胀气
⑤肠胃炎
三、其他症状(少见或罕见):鼻炎、结膜炎、支气管狭窄、下泌尿道疾病、肾小球肾炎、嗜睡以及行为学改变等
怎么确认是不是食物过敏
首先,问问你自己,思考一下猫咪详细的食物史:最近有没有给猫咪换粮、或者吃了某种从前没吃过的食物,例如某种肉和蛋、某些罐头、某些植物。
其次根据临床症状初步推断:虽然单独的皮肤症状和单独的胃肠道症状并不能明确指向是食物过敏,但是两者同时出现则最能提示猫食物过敏。
再者,可以进行皮肤活检,虽然皮肤活检无法确诊猫的食物过敏,但是有助排除其他临床表现与过敏类似的疾病。(在一项研究中,大多数患食物过敏的猫皮肤活检主要可见浸润性淋巴细胞性壁毛囊炎)
注意: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能够准确地证实或排除猫咪食物过敏的存在,所以在对食物排除和激发试验之前,所有的“证据”只能说高度指向食物过敏,就像昨天说的传腹一样,真正的确诊是检测到体内的冠状病*的变异位点才能%确认是传腹,但这不意味着其他“证据”无效,因为它们综合起来已经高度指向是传腹了。
所以要明确是不是食物过敏,最准确的办法是进行食物排除和激发试验,即给猫咪严格喂食新的蛋白质(不能和之前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类似,例如对鸡肉过敏,就排除所有的禽类)或者水解蛋白质的食物直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退,然后重新饲喂之前的食物并监测临床症状是否恶化或复发。
如果会复发或者恶化,则表明猫咪确实为食物过敏。如果没有,则需要考虑其他可能。
(其实,我们只需要做到,换粮后,猫咪正常了这一步就可以了,再做激发实验那不是脑子有泡,自找苦吃吗)
猫:求求你放过我吧
怎么办?
上面一部分其实已经说了,换食物呗。
换什么食物?贪图方便的可以考虑低敏性的处方粮,希尔斯的低敏罐头等,想复杂一点的:自制食物(不是很推荐,因为需要严格的营养配比)
最后,你们家猫咪有食物过敏史吗?可以分享一下它对什么过敏?治疗中的小故事给大家呀!或者有什么疑问,建议都可以在下方留言:
本文资料来源:《猫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