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是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具有典型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疾病进展快,预后不佳。由于缺乏确定的驱动基因突变,靶向治疗进展缓慢,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免疫治疗的出现,填补了肺鳞癌治疗领域的空白,也为肺鳞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期将分享一例晚期肺鳞癌病例,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创新型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照亮了患者的抗癌治疗之路。
点评专家教授熊建萍医院肿瘤医学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省腹部肿瘤个体化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江西省恶性肿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省*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江西省赣鄱英才“”工程领*人才
江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病例分享教授余锋南昌大学一附院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委会委员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肺癌分会副主委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副主委
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肿瘤靶向治疗副主委
江西省*府“百人远航工程”青年学者
致力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治
擅长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内科治疗
基本情况一般资料:男,54岁
主诉:咳嗽、咳痰5月余
现病史:患者年2月开始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但咳嗽一直未见明显缓解。年7月20日胸部CT发现右上肺占位来院。
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病史,无免疫相关疾病史。
个人史:吸烟30年,20支/天;其他无特殊。
体格检查:T36.5℃,P82次/分,R20次/分,BP/79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上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区、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身高cm,体重67kg,体表面积:1.74m2。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实验室检验: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胸腹部CT(年7月23日):右上肺肺门旁肿块,大小约4.4×3.9cm,右肺上叶支气管截断,考虑中央型肺CA伴右上肺阻塞性肺炎;纵膈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大者约2.5×1.1cm,如图1-1及1-2所示;腹部CT未见异常。
颅脑MRI、全身骨扫描未见转移灶。
图1-1:年7月23日胸部CT见右肺上叶病灶
图1-2:年7月23日胸部CT见纵膈肿大淋巴结
支气管镜(年7月23日):右肺上叶见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表面可见坏死,如图2所示。
图2:支气管镜检查见右肺上叶新生物
病理结果(年7月28日):(右肺上叶活检组织)鳞状细胞癌,如图3所示。
图3:病理检查结果
临床诊断肺鳞状细胞癌(cT4N2M0,ⅢA期)
治疗治疗选择:
患者无手术指征,拟行全身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经过:
患者自年7月30日开始应用替雷利珠单抗mgQ3W+奈达铂40mgD1-3Q3W+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mgD1,8Q3W,共2程。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出现上肢、前胸皮肤红色皮疹伴有瘙痒,给予氢化可的松软膏症状好转。
影像学评估:
胸腹部CT(年9月15日):右肺门支气管旁软组织肿块影,较前明显缩小,大小约为1.3×1.0cm;纵膈淋巴结较前缩小,如图4-1及4-2所示。
图4-1:年9月15日胸部CT复查见右肺上叶病灶明显缩小
图4-2:年9月15日胸部CT复查见纵膈淋巴结缩小
疗效评估(RECIST1.1):部分缓解(PR)
患者下一步继续原方案治疗2周期。
病例点评肺癌是世界及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是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相对于肺腺癌,肺鳞癌中常见驱动基因如EGFR和ALK基因重排的发生率低,绝大部分肺鳞癌无明显驱动基因,因此即使在TKI改变肺癌治疗模式的时代,也仅有少部分患者有机会接受靶向治疗,而接受化疗的肺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此外,由于肺鳞癌独特的临床特点如中央型肿瘤、诊断时分期晚等,使肺鳞癌的治疗充满挑战。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进展迅速,甚至改变了多种实体瘤的标准治疗,掀起了肿瘤治疗领域新的革命。抗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是免疫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PD-1/PD-L1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路存在于正常机体免疫系统中,PD-1固有表达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表面,而PD-L1作为配体表达于肿瘤细胞及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表面,当PD-L1与PD-1结合后可产生负性刺激信号,抑制T细胞的活化,致使T细胞无法吞噬肿瘤细胞,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即发生免疫逃逸,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而PD-1抑制剂能够阻断PD-L1与PD-1结合,恢复T细胞活性,杀伤肿瘤。
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并被应用于临床,肺鳞癌患者的生存获得了明显的改善。KEYNOTE-研究奠定了晚期鳞癌患者一线免疫联合治疗的基础,但该研究纳入的中国患者较少。IMpower研究及Checkmate研究在肺鳞癌患者的免疫联合治疗中未获得总生存的获益,总体而言,中国肺鳞癌患者的一线免疫治疗药物选择仍有限,也更需针对中国肺鳞癌患者的研究数据为我国真实世界的肺鳞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在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一项在中国晚期肺鳞癌患者中开展的随机、开放、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RATIONALE研究更新了研究数据,该研究纳入了例患者,评价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及卡铂用于既往未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化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近75%,疾病进展风险降低约50%;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