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肝蒂
2.肾窦
3.脾切迹
4.反射弧
5.巩膜静脉窦
二、填空题:
1.肾上腺皮质三带,由浅至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主要激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连接脊柱的韧带,其中短的韧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长韧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使头向__________侧倾斜,面部转向__________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__________。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5.肺的上端较圆钝,称___________,可高出锁骨内侧三分之一约________厘米,左肺前缘的下部有_____________。
6.膀胱的前面为____________,后方在男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女性为________和_______,膀胱下方男性邻接_________,女性邻接__________。
7.男性尿道的三处狭窄由后向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8.心的传导系是由构成,包括、、及其分支等部分。
9.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10.纹状体包括______和______旧纹状体是指______。
三、简答题:
1.膈上有什么列孔?有什么结构通过?
2.试述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3.简述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有什么临床意义?
4.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作用?
四、论述题:
简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肝蒂
出入肝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肝蒂。
2.肾窦
自肾门向肾内凹陷并扩大而成的腔隙,称肾窦,主要容纳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等。
3.脾切迹
在脾的上缘,有2-3各切迹,称为脾切迹,是辨认脾的标志。
4.反射弧
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
5.巩膜静脉窦
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的管道称巩膜静脉窦。
二、填空题:
1.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腺激素
2.棘间韧带、*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
3.同、对、后仰
4.右锁骨中线、肋弓
5.肺尖、2-3、心切迹、
6.耻骨联合、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直肠、子宫、阴道、前列腺、尿生殖隔
7.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
8.心肌细胞、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
9.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10.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
三、简答题:
1.膈上有什么列孔?有什么结构通过?
膈上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裂孔有下腔静脉通过。
2.试述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其最高点在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肝的下界,右侧大致与右肋弓一致,在腹上区可达剑突下3~5cm。
3.简述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有什么临床意义?
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近于水平。右主支气管短粗,走行较垂直,因此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4.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作用?
在颈总动脉未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管径稍膨大,称颈动脉窦,其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可感受血压的变化;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连有一扁椭圆形小体,称颈动脉小球,属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CO2浓度的变化。
四、论述题:
简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经蛛网膜粒渗透到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
提示:1.该内容适合对口学(中升大)练习及学习;
2.非对口生亦可学习;
想学习更多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