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医大一院成功完成全麻下第一例硬质支气管
TUhjnbcbe - 2020/11/5 17:43:00

1月17日,山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主完成了全麻下第一例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声门下方气管上段瘢痕和肉芽组织切除及气管成形术。

手术患者年7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呼吸心跳骤停入院,抢救时行气管切开,术后声门下瘢痕样狭窄伴肉芽组织增生,进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虽然再次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但仍有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曾为其行局部麻醉下气管镜介入治疗,但患者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为了解决患者呼吸困难问题,遂预约日间手术室拟行全麻下行硬质支气管镜介入手术。患者基础疾病严重,曾呼吸心跳骤停,术前血压曾一度高达/95mmHg,而且随时有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危及生命的其他严重并发症。手术前,为了更好的应对风险,经麻醉科充分评估后,在田首元主任、聂丽霞副教授、曹志萍主治医师、井子夜主治医师、闫华磊等医师的配合下,经过任寿安主任医师、郭志宏主任医师、毕轶芳护师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此次声门下方气管上段瘢痕及肉芽组织切除及气管成形术。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安返病房。

硬质气管镜是现代介入肺脏病学的基础,借助于硬质气管镜给气道提供的通道,硬质气管镜可以进行异物的攫取、威胁生命大咯血的处理,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扩张、肿瘤的诊断与切除及气管支气管支架的植入等手术。但硬质气管镜在国内刚刚起步,仍处于技术建立阶段,由于其操作空间大、治疗手段多、可进行持续通气等特点,在大气道疾病治疗中有独特的地位,前景广阔。

山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借助“”东风,乘势启航,砥砺前行,在气管镜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同仁必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呼吸介入技术,用精湛的技艺、娴熟的配合,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编辑:张君张博伦

校对:刘世珍朱虹瑾

健康山西官微

“健康山西官微”是省卫生计生委与新华网山西联合开办,主要为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卫生计生时*要闻、*策信息及健康知识,展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的新风貌,搭建卫生计生行*部门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新媒体桥梁。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医大一院成功完成全麻下第一例硬质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