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诉我们:有修养就长寿,
修养对健康有贡献,是现代人普遍认同的观念,虽然我们很难用百分之百的例证来证明这条规律,比如说儒家注重修养,儒门的五大圣人中就既有支持的例子,也有反例。
首先是至圣先师孔夫子享年73岁,高寿,是支持的例子;而孔子最喜欢、修养最高的学生复圣颜子则“不幸短命死矣”,是反例;宗圣曾子也是73岁,是支持的例子;而孔子的孙子述圣子思的生卒年不详,据钱穆先生的《先秦诸子系年》认为可能也有82岁高龄,也算是修养则高寿的正面例子吧。而儒门五大圣人里最高寿的还是亚圣孟子,孟子高寿84岁是有明确记载的。
孟子在儒门学问上得了“亚*”,而在事功上、个人健康上是“冠*”,其中很可能归功于孟子的学以致用的为学思路。孟子对儒学最成功的一大贡献就是将“内圣”落地而成就“外王”。
至圣孔子给人的印象是温暖的,同时也是颠沛流离的,尤其是孔子去鲁后周游各个诸侯国时的境遇并不很好,所享受的最高待遇也只是被搁置起来,比如在卫国时卫灵公开始还是以礼待之,而最糟糕的待遇则是被驱逐、饿肚子,比如困于陈蔡、伐树于宋。换句话说,至圣孔子在实际推行其思想方面并没有什么好的效果。
而亚圣孟子则不同,孟子也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但孟子的游学队伍士气很高,可以用“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来描述,弟子们驾着豪车,领着几百人的队伍去各地传播儒学,而且所到之处被行*首长待为“上卿”,孟子与行*长官聊管理时也是气势磅礴,说得他们“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的学问是接地气的,是实实在在可以落实到行动中的,所以才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推行之后效果也很好。虽然“仁*”“民本”等安邦治国层面的思想限于当时*治格局而未能施行,但是“性善”“知言”“养气”等修养功夫是可以身体力行且肯定受益的,最低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健康长寿。
孟子学问的理论起点可以说是“性善”,孟子认为人心最根本上的这种善有两大证据:第一个证据是“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嘬之……盖归反而掩之”,即身为人子目睹父母遗体被狐狸吃、蝇蚋嘬,则内心痛凄,这是天然良知,没有任何外在目的,从而引导出人们要掩埋父母遗体并事之以礼。第二个证据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即突然间见到孺子将遭逢生命危机,刻不容缓间升起的就是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本能反应是没有世俗利害算计的,是人心的本来面目。
在“性善”这个逻辑起点上,人如何发展?如何提高修养?那就是所谓的“养浩然气至大至刚”的功夫了。其中核心环节是两个:知言和养气。所谓“知言”就是“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即智慧、机巧层面的修炼,精通融贯各种知识和技术;所谓“养气”就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也,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中所说的气,即通过修心、弘志来培养、引导而展现在身体上、表现在一举一动中的一种至大至刚的大丈夫气象,而这过程中引领、掌控心智和身体的力量就是气。
其实,通过考察孟子的例子,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今天很多科学家、思想家、慈善家等也往往高寿,而他们又多数符合孟子的特点:有修养将知识技巧融贯并通过修养功夫落实。
载《东方早报》2014年9月20日(张其成)
孟子告诉我们:有修养就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