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专注不能呼吸的痛,他用一把镜子和
TUhjnbcbe - 2024/6/22 12:28:00
治疗白癜风什么药好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817/5631700.html
“哪怕一点一滴的探索,给病人带来一点一滴的改变,就是创新。”3月1日由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携手长江日报社打造的医学人文微纪录片《我是医生》推出第四集《戍卫呼吸》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和他的团队,被称为湖北省呼吸介入领域的“梦之队”。他们接连创造多个全省第一:率先开展气管镜下综合治疗狙击“慢阻肺”,首创3D打印支架为气管“补洞”,首推支气管热成型术成功治疗重度哮喘……这支“梦之队”二十年磨一镜,竭尽所能追求治疗方案的最优解,为呼吸道疾病重症患者蹚出一条条生命通道。01“二十年磨一镜”只为患者能畅快呼吸胡轶磨的这一“镜”是气管镜。年,气管镜应用之初,只具备筛检、活检等简单功能。年,科室老主任赵苏第一次采用电子气管镜为一位肺部肿瘤患者放置支架。彼时,刚参加工作的胡轶从旁观摩,感到惊心动魄又无比兴奋。此后,只要有时间,胡轶就跟进手术室,默默站在一旁,清洗支气管镜,准备手术耗材,只为有更多贴身观摩的机会。当时没有可以练习的模型,胡轶对着仅有的一本《实用呼吸内镜学》,反复背图谱,双手在空气中一遍遍过招。“呼吸是生命的根本。”胡轶说,肿瘤、异物、炎症、创伤等原因引发的大气道狭窄,如“死神之手”扼住生命要道,而气管镜就是一把利剑,能为患者抢回生命的主动权。当初观摩手术的胡轶早已成长为实打实的“技术控”。他接过赵苏的“接力棒”,带领“梦之队”,将气管镜技术磨炼得炉火纯青,并做了很多技术创新。48岁的王女士是河南信阳一名小学教师,多年前患上慢阻肺和肺气肿,一直靠吃药控制。随后几年,她右中肺的肺大泡疯长,将右下肺叶完全压瘪,右上肺叶也被压缩得只剩10%。家人用轮椅将王女士送至医院后湖院区时,她的肺功能已经极差,站着不动都气喘吁吁,6分钟只能走米,而健康人一般可步行—米。这意味着,残余肺功能已不足以维持王女士的基本生活。过去,像王女士这样的情况需要做手术切除肺大泡,创伤较大。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胡轶主任带领团队为她实施了微创的支气管镜下肺减容术:将纤维支气管镜从鼻腔送入,经气管将一单向活瓣支架置于病变的肺组织周围支气管中,通过这扇“单向阀门”,只让这部分支气管只出气、不进气,促使病变肺组织像气球泄气一样慢慢消肿、坏死、萎缩。术后,王女士复查肺功能改善60%以上,CT显示肺大泡明显缩小,达到肺减容的预期效果。02气管镜联合“十八般武器”组合拳围剿“癌中之王”除了慢阻肺,在肺部肿瘤的治疗上,胡轶和“梦之队”也做了很多探索。比如,气道肿瘤的患者,医院都是采用软式支气管镜下介入减瘤手术。但软支镜工作孔道小,需将肿瘤消融成小块分次取出,不仅容易大出血,一旦大块肿瘤组织脱落不能迅速清除的话,分分钟会阻塞大气道导致患者窒息而死。所以软镜往往每次操作只能清理小部分肿瘤,需多次治疗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为了一次就能清理大部分肿瘤,胡轶和团队改用硬支气管镜气道肿瘤切除术。胡轶解释,硬支气管镜具有管径粗、操作空间大、配套设备多等优势,将其插入患者气管后,将圈套器套住肿瘤进行电切割,或者使用激光、高频电、冷冻等技术进行消融,快速解决气道梗阻问题。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快的肿瘤类型,有“癌王”之称。除了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胡轶和团队进行技术创新,在气管镜下开展热消融、冷冻、支架、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多种介入治疗“组合拳”,围剿肿瘤。不久前,一位66岁、肺癌晚期伴多处转移的病人被送往该科。肿瘤侵犯了气管隆嵴的三岔路口,将呼吸要道堵得水泄不通。这位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虚弱的身体也无法耐受化疗。为此,胡轶和团队一起设计了个性化的抗肿瘤疗法——气管镜下放射性碘粒子支架植入术。他根据患者各项参数定制了一个“Y”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利用硬质支气管镜将其送入气管隆嵴三岔路口,并像小伞一样打开,成功将“拦路”的肿瘤组织推开。支架上承载的放射性粒子,对癌细胞进行持续而精准的打击,同时不会误伤正常组织。如今,一度徘徊在死亡线的患者恢复了顺畅的呼吸,复查瘤体明显缩小。作为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介入呼吸病学专委会主委单位,在老主任赵苏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胡轶带领团队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肺部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及晚期并发症的诊疗,为早期肺癌患者赢得手术机会,最大程度改善晚期病患的生活质量。03做什么都“多一点”为患者寻找治疗“最优解”浙江大医院呼吸介入中心徐浩教授,与胡轶相识七八年,经常一起参加学术交流。他说,胡轶总是随身带着疑难病案,有机会就拿出来向同道们请教。徐浩清楚,这位老友心里并不是没有方案,他是要寻找对病人更优的那一丝丝可能。一位老人被慢阻肺困扰多年,药物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近期因症状加重来到医院后湖院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针对老人的病情,胡轶和团队为他实施了华中地区首例慢阻肺喷雾冷冻消融术,通过冷冻液氮迅速将肺部病变组织细胞冻死,达到治疗目的。这也是胡轶最新的技术创新。“这位患者73岁,几十年的吸烟史,肺功能很差,很难耐受手术了。”胡轶说,患者双上肺存在明显的旁路通气,常用的单向活瓣肺减容治疗不太适合。他和团队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利用喷雾冷冻来消灭病变组织细胞。术中,胡轶先把支气管镜导入肺部治疗的位置,随后向该区域释放冷冻液氮,迅速降温至零下℃至零下℃,从而有效杀死增生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随后再用常温氮气解冻,使组织温度升高,进一步破坏病变组织细胞,最终达到治疗目的。术后,老人恢复情况良好,第二天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能重享畅快呼吸了。同事们都叫胡轶为“多一点”医生,因为他遇事总喜欢多想一点;面对患者,总爱多唠叨一点;对待自己,总是多严格一点;对症施治,总会多精进一点……正是做什么都“多一点”,才让他在医疗科技创新的路上,总能多往前多走一点。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记者:王恺凝通讯员:马遥遥来源: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注不能呼吸的痛,他用一把镜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