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11点左右,15个月男孩君君(化名)吃花生时发生呛咳,家人立即带着君医院就诊,内镜中心为君君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异物卡在主气道接近左右支气管分支位置。医生先尝试用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由于异物较大,无法取出。防止移位的异物再呛上来,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加上君君已经出现肺内感染,一台手术迫在眉睫。
在确认异物位置、大小、方向后,眼耳鼻喉科、麻醉科马上介入。全麻下,利用可视硬性支气管镜,一个小时,前后三次,取出异物,患儿转危为安。与以往手术不同,为了方便手术操作,眼耳鼻喉科主任沙颖、副主任李莉萍交替跪在患者头侧检查、钳取异物。“用硬性支气管镜取异物,这个姿势最利于手术。术中就想着怎么取异物,并没想过是什么姿势、跪了多长时间。”李莉萍说。手术结束时,两人的腿已经麻木了。
为保证患儿口、咽、喉整个气道处于直线位置,术中,助手一直用单手托着患儿头部,按照术者要求随时转位。麻醉师全程扶持吸氧管,保证供应足够的氧气,麻醉科主任、护士长全程监控,随时调整麻醉药物,补充手术器械,保证了术中呼吸、血氧都平稳。
李莉萍介绍,这次手术的危险系数很大。首先,麻醉风险性大。正常情况下做手术,可以在气道内插管支持氧气供应。但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需要占用喉、气管取异物,相当于“抢气道”。麻醉师做不了气道管理,一旦出现气道阻塞,孩子随时可能窒息;其次,卡在主气道的异物比较大,钳夹异物后通过声带位置时是最危险的,因为声带位置空隙比较狭窄,如果异物钳力量不够,没夹住,异物就可能掉下去,或者卡在声门位置,可引起呼吸暂停,造成窒息。
无论难度多大,全体医护人员都会不懈努力,呵护儿童健康。手术后,经过后续对症治疗,君君的情况已经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