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45岁男子心梗离世医生说他有自救机会,
TUhjnbcbe - 2024/2/26 16:5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定点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心肌梗死常常危及生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患者已超过万,而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都不幸死亡。

每年一入冬,医院接诊的心梗患者就会增多,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偶尔会感觉胸闷、气短,但又因为症状比较轻往往得不到重视,最终错过最佳治疗期。

一个月前,急诊接诊了一位典型的心肌梗死患者,男,45岁,由医院时已出现心源性休克,在经过一系列抢救后依然不幸离世。

而通过家属的回忆不禁让我们叹息,明明有三次可以挽救生命的机会,却都遗憾地错过了。

第一次获救机会:偶发胸口疼,活动时病情加重。

根据患者刘先生的妻子回忆,大约在半年前刘先生早晨起床就会偶尔感觉胸口针刺疼一下疼一下的,但很快痛感就消失了,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身体总是这疼一下那疼一下,就没太在意。

接着过了几天家里搬家走楼梯,搬东西的时候曾听刘先生提起过感觉胸口堵堵的,但是休息了一下就没什么大碍了。

其实这时心脏已经开始刘先生发出预警信号,胸口疼、活动时感到胸口堵这些都是心肌梗死的初期表现,假如当时刘先生选择就医,在心电图中就会早期发现并及时医治。

第二次获救机会:长期的胸部+咽部不适。

紧接着又过了几天刘先生就总感觉嗓子发紧,正常走路都感觉有些气喘吁吁,有时候上厕所太用力都会连带着感觉胸口疼,刘先生当时觉得是年龄大了最近休息不够,去药店买了一些止疼药吃了,医院。

此时刘先生已出现心绞痛的典型症状胸口、咽部的紧缩感,但由于他忽视了这种痛感,并错误的自己用药耽误了病情,错过了第二次获救的机会。

可能很多人疑惑,怎么一个胸口疼就和心梗有关了,真有这么严重吗?

心肌梗死的最典型症状为胸部疼痛,一般表现为胸口部位突发疼痛,以胸骨正中间向心口、左肩方向辐射,并且有压迫性的束缚感,犹如保鲜膜裹挟着整个胸口,感觉呼吸困难并伴有恶心、头晕,汗流浃背。疼痛多持续五分钟以上,易于清晨、饭后、运动、爬楼梯、搬东西或情绪激动时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全身性的疼痛,包括左侧前臂内侧抽疼、左腿酸麻胀疼、肩胛骨像漏风一样地疼痛、突发性的脐周疼痛、腹痛、牙痛、嗓子痛、脚底如针扎痛一样等等,同时并伴有疲惫、乏力、盗汗、恶心、气喘等不典型症状,且病情在持续加重,在进行相关性疾病排除后,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就拿头疼来讲,我们曾遇到过一个患者酒后阵发性头疼、恶心,呕吐不止并伴随腹痛,在神经科挂号后做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原来是心脏出了问题,又通过造影发现其实是左冠血管梗死,还好及早发现做了手术很成功。

所以其实在遇到人体内某些器官缺血或是缺氧的情况下,脑组织都是很敏感的,当人体出现心肌梗死的时候,大脑供血不足自然会诱发头疼。

还有牙疼,看牙看到心内科的患者也曾出现过,其实对于不明原因的牙痛并久治不愈的真要警惕心脏问题,在国外随访研究发现牙周疾病和心脏疾病的发生是呈正相关的。在患者出现口腔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发炎比较严重时,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时会导致血管的调节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再有就是咳嗽,在人体结构中神经纤维是连接各个器官的兴奋传输器,而我们的咽喉部位的神经异常发达,人体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都源于此,而咽丛神经又是连接着心脏后壁的迷走神经的一个分支,所以当心脏出现问题的时候,神经间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咽喉部位出现异物感,从而引发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除了咽喉,其实人体内的多个器官都和迷走神经有关,比如胃、肝脏、十二指肠等等,所以当心脏出现缺氧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周身疼痛。

第三次获救机会:胸口连带腹痛+大汗淋漓。

直到发病当天,加班回家的刘先生感觉胸口连带腹痛,一阵一阵满头虚汗,在妻子的询问下刘先生表示可能是加班饿的,但由于身体不适早早便睡下,又因为疼痛加剧刘先生期间抽了几支烟以缓解疼痛,一直翻来覆去到凌晨二两左右,刘先生实在坚持不住胸口疼痛被迫打了急救电话,但结果为时已晚。

刘先生之所以失去了第三次救命的机会,就是因为其家人都未能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在心梗症状已经十分明显的时候还是一拖再拖未能及时就医。

其实在心梗的救治中有“*金分钟”一说,也就是说在突发心肌梗死的早期,是否能快速疏通拥堵的血管是降低死亡的关键。

心肌梗死虽然给人的感觉都是突发的,其实在临床上多数是有前兆的,并不会一下子就失去意识出现心脏骤停,一般心梗的初期症状在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积小成多才会引发致命一击。

所以一旦发现自身有胸痛等上文所述的相关心肌梗死的症状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医院救治。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家属切忌惊慌,首先要使病人呈平躺状态避免患者出现呕吐窒息等意外情况,再与急救医生电话沟通看是否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服用相关急救药物。

同时轻拍患者肩膀,呼唤其名字判断患者是否清醒,如出现意识丧失得不到回应,用手指轻触患者颈部动脉或出现心脏骤停要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进行抢救,在未能等到救护车到来前也可就近求救公共场所的AED除颤仪。

在救护人员到来后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尽快同意手术。

心梗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文所说的心梗,其实全称是急性心肌梗死,它是冠心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主要就是冠状动脉发生了紧急的堵塞,造成心肌瞬间供血中断,堵塞的时间越长造成的心肌坏死面积越大。

如果能及时得到救治,心肌由于长期的供血不足极易出现心衰,心律失常、动脉栓塞、心包炎等甚至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

那为什么会出现堵塞呢?这就有多种因素有关了,常见的有动脉粥样斑块的脱落、破裂造成急性血栓,经由血液流动造成部分血管堵塞,或是由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斑块侵蚀等情况造成的急性病症等等。

心肌梗死也有易感人群,这些人一定要警惕!

第一类易感人群:有心脏病史

年龄大于40岁,且发生过心绞痛、心肌梗死或是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属于比较常见的易感人群。此外,研究发现冠心病是具有遗传倾向的,所以说在家庭成员中发生过心血管疾病的子女发病率也是明显比正常群体发病率高的。

第二类易感人群: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抽烟、酗酒、熬夜,久坐不运动、缺乏运动,暴饮暴食、摄入高糖高油高盐食物,情绪易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诱发心梗的高危因素。也正是这类人群往往容易忽视掉自己的“小问题”,最终酿成“大毛病”。

第三类易感人群:“三高”患者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的增多,“三高”已经变得十分普遍,继而人们开始把这类基础病不太当一回事,殊不知,三高的危害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恐怖。“三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继而会导致血管垃圾增加造成心血管狭窄诱发冠心病,如果冠心病还得不到重视最终只能是栓塞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心肌梗死、猝死等。

远离心梗,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第一、避免“三高”饮食

可以说血管栓塞犹如触发心肌梗死的开关,而高血脂、高胆固醇就是“帮凶”。

“三高”又多数是与长期不良的饮食结构有关,所以要想心脏健康,日常应该拒绝高热量、高油脂的食物,多食用具有溶栓作用、改善血液环境、降低血液浓度的健康食物。

同时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比如打球、游泳、跑步等,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心肌血流速度,促进新陈代谢,提升机体免疫力。

第二、戒烟限酒

在对我国慢性病群体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吸烟与急性心脏发生呈正相关性,可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发病风险,同时吸烟可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脑梗风险,其更是与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十几种癌症相关。

研究发现,过量吸烟,其内有害物质在人体内沉积后可能会降低那些保护动脉粥样硬化的雌激素水平,同时长期吸烟还会造成机体相关器官的炎症病变,从而导致动脉狭窄、血管痉挛等问题的出现,最终诱发心肌梗死。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血压与饮酒量成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大量饮酒会造成血压升高,引起血脂代谢异常,造成动脉硬化,这些都是继而引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第三、拒绝熬夜

熬夜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无论是被生活所逼的,还是受电子产品诱惑的有闲人员。殊不知,经常熬夜会造成长期睡眠不足,因疲劳导致的免疫力低下,继而诱发多种疾病。

在Nature上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心脏有可能是不受大脑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当心脏在特定时间需要休息时,如果大脑依然表现得十分活跃那心脏就有可能会出来搞事情。当心肌与大脑刺激不同步时,就会出现心肌梗死、心等现象。

除了诱发心脏疾病,长期性的熬夜还会引发神经系统疾病、肠道溃疡等疾病,而且熬夜会感觉到饥饿,导致在夜间摄入大量热量来不及消化,引起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第四、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是发现心梗早期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体检项目主要包括基础的血脂、空腹血糖、血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Lp-PLA2(预测斑块的形成与破裂)、MPO(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hs-CRP(看是否有炎症)、颈动脉彩超以及CT检查等项目。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患者最好一年做一次系统的体检,而对于患有“三高”、超重肥胖、或曾发生过心绞痛等病史的患者来说最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进行体检,及早的发现致病因子才能抓住最佳的时机进行干预治疗,从而使得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虽然心梗已成为威胁我国健康人群的“头号杀手”,但也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平时多积累疾病相关的知识,远离文中提到的一些“心梗致病因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就会减少案例中刘先生这样的遗憾。

参考文献:

[1]朱慧敏,and马晓雁."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征与诊断研究."中国中药杂志/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0.

[2]毛淑霞,and王艳艳."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措施分析."饮食保健年7卷35期,28-29页().

[3]王颖异."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时间延误和住院转归的影响."().

1
查看完整版本: 45岁男子心梗离世医生说他有自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