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跨越两千公里,花季少年重获新声羊城
TUhjnbcbe - 2023/10/19 17:51: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辉通讯员韩文青

8月24日,做完喉气管重建手术的小鹏跟着爸爸踏上了返程回家之路,这父子俩千里迢迢从云南来到广州,只为了让这个意外“失声”的花季少年能够重新发声。

小鹏爸爸特意给广州医院胸外科李树本主任发来了一条长长的信息,字字饱含深情。

一场意外导致失声

五个月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14岁的小鹏经历了开颅手术、气管切开、上呼吸机等一系列抢救措施,虽然幸运地保住了性命,但由于反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致气管发生复合性狭窄。

医院想了各种办法给他治疗,但都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最终气管狭窄处完全闭合,导致小鹏无法正常呼吸。

为了保持气道与外界相通,可以进行肺通气的氧气交换,医院只能做传统的气管造口手术。但从此小鹏就进入了“失声”状态,而且在喉咙处要终生戴着一个金属套管。

喉气管重建,挑战极限

“看着儿子说不出话来,很痛苦。”小鹏的爸爸带着他辗医院,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听到儿子再叫他一声“爸爸”。但是,由于气管重建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国内能开展这医院并不多,医院的医生看到几乎绝望的父子俩,便介绍他们到广州医院寻求帮助。

“我们租了一辆车,从云南开了两千多公里来到广州,这是我们最后一线希望了。”小鹏爸爸说道。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员李树本教授为小鹏做了详细的检查后,发现他的气管已处于闭合的状态,建议小鹏做“无管化”喉气管重建手术,“但14岁孩子还是未成年,身体各方面都处于发育阶段,更增加了气管重建手术的难度,但我们有把握、也尽全力帮助他重声”

据李树本教授介绍,小孩的气管长度大约9-10.5cm。气管外科领域通常认为,气管切除长度尽量不超过气管总长度的40%,而小鹏从气管狭窄处到气管造口的距离接近4cm,也就意味着这一整段都要切除,然后进行喉气管重建,这无异于挑战极限。

“气管被切除得越多,重建术中的张力就越大,手术难度也就更高。”李树本教授表示,气管手术不同于其他外科手术,由于太过精细,且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气管重建手术的器械,也就意味着在吻合过程中需要纯手工完成,“甚至比绣花还要精细”。

在吻合过程中,医生需要全神贯注,在有限的阻断时间内,每一针都要精、准、稳,患者气管的病变处距离喉部声门近,一旦缝合不佳导致术后气管破裂,不仅“重声”无望,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6个小时声音抢夺战

针脚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4毫米,每一针与气管边缘的距离不能超过3毫米,不仅考验医生的手力,还非常考验医生的眼力。李树本教授说:“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何建行教授国际首创的无管技术,不需要气管插管,能够获得更好的操作视野,更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奋战,这场声音“抢夺战”大获成功,金属套管顺利地从小鹏的喉部撤下来,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第二道“闯关”。

气管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低头的姿势以便减轻吻合口张力,这种特殊体位的吸痰等操作,对护理要求也相对更高,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采用手绘图与小鹏交流,一方面精心医治,一方面为他做心理辅导,鼓励小鹏勇敢战胜疾病。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医院提供

责编

王敏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越两千公里,花季少年重获新声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