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伏邪理论谈中医神志病的治疗与预防
TUhjnbcbe - 2023/8/28 20:08:00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2/6273005.html

中医神志病包括目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失智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神志病目前的患病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例如国内抑郁症在年患病率约为.5/,年排在影响疾病伤残调整生命年前25项病因中第13位。不仅如此,新冠疫情后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升高,新冠病*感染患者的睡眠问题发生率为63%,抑郁28%、焦虑29%和应激29%,康复者仍然呈现较高的精神心理问题,其中44%的患者仍存在焦虑症状,42%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

目前,西医临床治疗药物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差,而中医以其肯定的疗效,几乎无副作用,无残存症状的优势,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略十三篇》首次提到了“伏邪”的概念,“伏”即是隐藏、潜伏之意。“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逾时发病、伺机发病的不正之气,并将伏邪理论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为我们保留了可借鉴的治疗经验。

什么是伏邪呢?伏邪的概念主要是解决了各种难治性疾病的病因问题,换句话说,临床我们遇到的很多痼疾、疑难杂症,其根本病因就在于患者体内存在伏邪。所谓的伏邪,就是指患者感受了外邪之后,因为失治、误治,或者因为患者正虚太甚,导致外邪入里,深入到血分、五脏,潜伏在体内,形成了各种痼疾、顽疾。

伏邪理论最早见于《*帝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一个季节受寒,下一个季节发病,不光是伤寒。真正提出伏气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清时期,伏邪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成为温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述温病研究·伏邪》理论比温病学的范围要广泛,临床上用于治疗重大疑难疾病,如慢性细菌感染、慢性病*感染、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很多都是西医认为治不好的病,或者中医治疗只是缓解症状的疾病,用伏邪理论治疗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见内科疾病通常分为两类,外感和内伤。外感分为伤寒和温病,温病又分为新感和伏邪。新感主要是感受外邪,感而即发,常常是急性传染性疾病。伏邪往往感而不发或反复发作。因此,感而不发和反复发作这是伏邪两个基本的特点。

为什么会导致感而不发和反复发作呢?

第一,正邪不争。主要是机体对疾病无应答,如果正邪不争,那么邪气潜伏,则感而不发。

第二,少阴虚寒。“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第三,厥阴入络。即有瘀血,急性炎症的一个结局就是纤维化和瘢痕,导致血液供应不良,所以它潜伏在那里,机体很难清除,即厥阴久病入络。

伏邪的复发有六个原因:劳复、正复、食复、自复、病复、时复。《伤寒论》提出了劳复和食复,吴又可提出了自复,我们认为还有正复、病复和时复。

第一,正虚劳复。就是正气虚弱,疲劳的时候可以复发,也就是免疫功能低下,伏邪容易复发。如肿瘤,暴发性肝炎,肿瘤合并疱疹,支气管哮喘等。

第二,正复。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正邪相争,正邪不争,邪气才潜伏,西医叫免疫耐受,机体不识别这种邪气,就发生伏邪,可是到机体正气来复、正邪相争的时候,它反而急性发作。也就是随着正气的恢复,一些疾病反而可能发作,如乙肝。

第三,食复。《瘟疫论》讲:“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吐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热者,此名食复。”因此中医常讲饮食禁忌,食复怎么处理,“轻则损谷自愈,重则消导方愈”。如食物过敏,熏肉、泡菜、咸菜、牛羊肉等有可能促进肿瘤的生长。

第四,自复。吴又可提出“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伏邪未尽的原因,一是前面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二是疾病本身有一定的传变规律。

第五,病复。即伏邪可以由疾病引发,新感引动伏邪,如支气管哮喘,常被感冒所诱发。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感染,诱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也是一种病复。

第六,时复。即环境诱发伏邪,如温度、湿度、季节等。如刮风下雨前一天,关节开始疼痛,即是时复的表现。

伏邪的病史特点。

1、水肿久伏病史。这个指的是患有慢性肾炎水肿的病人,病程较长者。我们知道慢性肾炎的水肿中医往往是从风水去论治,这些病人一般都有外感风寒的病史,风水病在临床是很容易出现失治、误治的,这样就导致了伏邪的产生。第二是感冒反复病史。反复感冒的病人,每次感冒就会有一点寒气积于体内,如果没有彻底解决,则寒邪一层压一层,深伏不出便形成顽疾。第三是表证误攻病史。患了表证还没有解决,却误用了攻法,导致表邪内陷。第4种是表证误补病史。患了表证,没有用解表的药,反而用了补气的药。第5种是表证误投寒凉病史,患了表证,反而用了寒凉的药物,损伤正气导致形成了痼疾。从以上五种病史特点中我们可以知道,伏邪的产生都是由表证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形成的,所谓“伏”者,潜伏不显的意思。

伏邪的症候特点。

1、表里并病。也就是说患者同时表证和里证,比如太阳少阴同病。患者之所以会表里并病,正气不足是根本原因。2、表证隐匿。这部分患者呢,他的表证比较轻微隐匿,没有典型的表证,比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等等。仅表现为局部的冷或者紧、困重感等等。3、表证久羁。也就是表症不仅隐匿,而且持久不缓解,比如像肩背沉困多年、偏头无汗多年等这样的隐匿症状。4、里证深伏。伏邪入里,侵入血分、五脏,变成咳喘、水肿等顽疾。5、伏邪偏里。伏邪为表里并病,但偏重于里证。从伏邪的这些症候特点可以看出,患者之所以会形成伏邪,根本原因在于患者的正气不足,不能将外邪及时驱逐出身体,另外,正气不足也导致了患者发病的临床表现比较隐匿,不容易被发现,误导医者只知治里,不知驱邪。

伏邪发病时间的特点。

1、交节病作。也就是节气相交的时候,患者的病情会出现发作。凡是交节发病的患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中气不足,脾土虚弱,因为脾主长夏,主灌溉四旁。2、经前必犯。也就是说每次月经来之前病就会发作,经方家倪海厦说经期的感冒要用小柴胡汤治疗,原因就是经期人的正气不足,外邪可以直接进入少阳经。3、久治不愈,反复发作。邪伏于内,正气无力托邪,导致邪气伺机而动,反复发作。

伏邪的辩证思路。

辩证伏邪时,首先是从病史去辨,如果病史不详细,则从症候去变,但从症候辩的话,需要做到见微知著中,认真仔细去分析各种症状,找到背后的真相。如果症候也不详细,那么就可以从征兆去变,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来,那最后一种方法呢,就是从发病时间的规律性来辨。

伏邪治疗的规律。

《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这个原则不仅是治疗表证的原则,更是治疗伏邪重症、难症、痼疾的法宝。另外就是强调扶正驱邪,“但扶其正,听邪自去。”通过调动人体的正气去战胜疾病,也就是不治之治,这是中医治法中的最高境界。

伏邪治疗的常法有三种:1、扶正达邪法。常用小柴胡汤加黑芥穗,用于热入血室;乌蛇荣皮汤加味治疗皮肤病;人参败*散加味用于腹泻之感冒。2、助阳透邪法。常用方子为小青龙汤加味,用于痰饮内伏;麻*附子细辛汤加味,用于寒邪深伏少阴;乌头汤加味用于寒邪深伏血分。3、逆流挽舟法。用人参败*散用于伏邪于里之泻痢。从李老伏邪治疗的常用方子看,分三大类,一类是扶正与祛邪并用的,如人参败*散,一类是和解剂,如小柴胡汤,另一类是温阳剂,伏邪多属阴邪,如寒、痰、湿等,用经方之阳药或行阳药可以达到逐邪外出的作用,如乌头汤、麻*附子细辛汤。

伏邪治疗的变法:根据扶正邪自退的原则,凡是体虚的伏邪,多采用补法。比如用人参四逆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味或者是用温氏奔豚汤加味治疗各种伏邪病。

病因病机

病机理论

“伏邪”有广义狭义之分,而神志病的伏邪是指包含内在致病因素七情内伤、瘀血痰浊、饮食失宜、内*等在内的广义伏邪。本病归属于“邪祟病”,又因本病多与情绪相关,故又称“神郁病”。“邪”是指外感六淫或疫*侵袭人体发病,由于失治误治,造成邪气留连内蓄,或饮食失节,或劳逸失衡,或情志郁结,造成苛*自内而生;“祟”是指脑的神机失统,神明不达,病象多错综复杂,时作时止,多以常理不能解释,如幻视、幻听、妄言、行为异常,或惊恐莫名、坐立不安、哭泣无常、颜面色*、乏力喜卧、或濒死感等。本病与患者的性别、工作性质无明显关系。其病位在脑髓,由邪*所扰引发元神、神机、神经三者功能失调为本,导致脏腑、经络各失其功能,上不能统下,下不得应上为病之标,致患者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病因特点

病生有因,无因则病不生,而神志病的发生,既有外因,又有内因,且内因是导致神志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神志病伏邪临床特点包括两个方面:

1)病由外感伏邪引发,失治误治,致使邪气残留,上犯于脑,则元神失灵,五脏失调,五神失统,导致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枢机不利而生此病。

2)病由内生伏邪所主。情志失调是发病之根本,本病由情志异常而起,与五志失调相关。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常的情绪反应,其对应五脏,或情绪太过,或一种情绪存留时间较长,其对应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愤怒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宣泄,忍隐于内,日久必然伤肝,影响肝脏调畅气机、疏泄藏血的功能,造成气机升降失司,五神不安而病发。再如,思虑过重之人,遇事反刍思维,久而不解,必伤于脾,脾伤则失其运化,脾气结而不散,中气受抑,而致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升降之枢功能异常。

“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虚”就是神志病产生的内因,即是情绪失调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为遗传因素,人之性、情、欲各异,由先天遗传而来,即张景岳所言:“禀赋不同,情志亦异”(《类经》),所以其抵抗外邪的能力、承受事件压力均不同。解释了面对工作不顺、学业受阻、家庭琐事、生活压力,以及医源性、药源性等等因素时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现情绪失调,甚至发展为神志类疾病,而面对同样的事件有些人却影响不大,这和其遗传因素直接相关。

另一方面,亦有先天禀赋即五脏之不足,更尤在于肾精之亏虚。脑之元神是统御五神之主,《*帝内经》称其为脑神,脑神为神机之源,脑神之机功能正常,不停的与机体内外、上下进行信息传递,是因“肾窍贯脊通脑”。再者脑神的“神”,张景岳认为:“神即气也。”“此气是肾间动气,动气为生气之源,命火之根,气化之祖,藏精,统主五液之施泻,肾神受伤,气化不畅,气机功能受阻,津液不得交会,神机不能统帅神明而病生矣。”所以说神志病的发生与五脏相关,特别是与肾关系密切,在神志病的治疗中尤其要重视肾精的调补。

总之,疾病的发生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既内有先天之不足,脏腑功能异常,同时外有各种因素所致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之逆乱,积而日久,致使五脏功能失调,逆犯于脑,元神、神机、神经三者功能失调而出现神志异常。

伏邪理论在神志病的治疗与调理中的意义

伏邪理论的提出,在神志病的治疗、康复、预防上都有指导作用。此病:“由起病之因不同,元神失守,五神衰乏,轻重有别,社会交往多少,居住环境善恶差异,皆可使病情缓解,或恶化”。此句既包括神志病的发病原因,也包含其影响疾病轻重的因素。由此,总结出神志病治疗目的为恢复元神功能,协调五脏。预防和调理的重点应以心理疏导为先,宣达透解为要。

驱除外来伏邪,维持脏腑功能协调

驱除外来伏邪,维持脏腑功能协调,在神志病的治疗中要重视脑与五脏功能的协调。脑首见于《*帝内经》,脑的功能只有其名未有其质,功能皆归属于五脏,脑功能的正常有赖于五脏整体功能的正常。当某种情志太过或蓄积日久引发五脏失调、六腑失序、经络紊乱、气血津液功能失衡,使人体正常气化升降功能失序,发生郁滞状态,如气机运行不畅,中焦腹气不通,日久则化风化热,如血行受阻,日久即化瘀化痰,风、热、瘀、痰皆为邪*,随气血津液循行之路上犯于脑,导致脑神失司,统司五神功能失用,五脏六腑生克失序,功能不能自我调控,病变丛生,产生各种临床症状。更因神机逆乱导致冲、任、阴维、阳维四脉失去阴平阳秘之功,发生邪自内起,渗透病变之中,因而病者所呈现症状是错综复杂、变幻多端的。

在临床中,将神志病主要分为心胆虚怯神*失守、心肾不交痰瘀扰神、冲任失调动气上逆三种证型,虚实夹杂,体现了疾病症状的复杂、内外伏邪共同致病的特点。由于临床疾病不同,病症不同,随着疾病的发展及对疾病认识的完善,在临床中证型亦有增减。在治疗上重在调理五脏的生克制化,不拘泥于一脏一腑,虚实兼顾,祛除伏邪,恢复五神功能正常运行。

例如郁病,属于神志病常见病之一,又称其为“五郁证”,即是强调外感邪气对疾病发生的影响,气、血、痰、湿、食、热外感伏邪伏于脏腑经络,六郁多因七情失调,进而影响五脏功能,而五脏功能失调,又可导致六郁的发生,故五脏功能与六郁的形成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气郁责之于肝,波及于胆;湿郁之候,责之于脾;痰郁之侯,多责之于肺,动之于脾;热郁之侯,责之于心,波及于小肠;食郁之候,多责之于胃;血郁之侯,多责之于肾。五脏六腑当升不升,当降不降,传化失常,或见于情绪低落,胸闷善太息;或见于心情烦躁,坐卧不得安宁;或见于乏力,周身困重;或见于往来寒热,恐而少寐……其症状复杂,治疗依从《内经》之原则“以平为期”。祛除外来伏邪,维持脏腑功能协调。在其治疗上越鞠丸是治疗郁病的经典代表方,调节气机,祛除伏邪,最终使得五脏功能正常。

补精填髓,扶正祛邪

神志病脑髓之“虚”是发病的根本,治疗尤重视肾气的调整。脑为髓海,“诸神之所象”(《华洋藏象约编》)为神机之元,统摄五神,脑之元神的神机之所以能使脏腑经络,肢体百骸的生理活动协调统一,是由于五神生理活动互相协调合作、脑神统御功能发挥正常,还包括脑髓的阴阳相互作用。可见脑髓的重要性,脑髓与五脏皆相关,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肾生骨髓”“脑者,髓之海,肾窍贯通脑”(《圣济经》),脑气乃元神之气,借由肾、命门所供。所以神志病的治疗,要重视填补肾精,使肾气充养,脑之元神功能才能正常,而生精神、感觉、意识、思维、记忆、运动以及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例如郁病,在强调外邪致病的同时,认为肾气衰减,气化不足,肝气也使不足,气化疏泄无力亦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所以在治疗上重视补精填髓,依据患者症状给与补肾气、滋肾阴、补肾阳、或阴阳调补。

减少伏邪产生的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

伏邪致病,“伏”而后发,“伏”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截断发病过程,预防很重要。那么在神志病的预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的关键在于消除疾病产生的途径。

1)保持情绪稳定。神志病的发生多由情绪而起,七情抑而不发或太过,日久而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五行生克制化,“悲胜怒,恐胜喜,喜胜思,喜胜忧,思胜恐”,人体情志易动,所以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很重要。其关键点在于“志闲而少欲”“外无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本病的治疗应以心理疏导为先,宣达透解为要。

2)重视运动,增强体质,弥补先天之不足,增强抵御外感六淫之邪的能力。运动分动功与静功,动功即是指体育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其功效如华佗所说:“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静功即是气功疗法,其运动特点是通过守意和呼吸方式达到外静内动,静中求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而使疾病痊愈。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在神志病症状的改善上疗效也是确切的:普拉提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疲劳、抑郁、有氧能力、疼痛、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3)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减少社会功能受损。社交、学习、家庭内部琐事、工作压力大等工作生活事件是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是必须的。

预防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药物因素可以导致精神障碍,《素问·腹中论》即有记载“食药发癫,芳草发狂”,所以药物也可出现身体精神上的症状,目前治疗情绪类疾病的药物,或者抗精神病药物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对患者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较大,例如奥卡西平是一种卡马西平前药,药物相互作用较少,其副作用,包括低钠血症、嗜睡和共济失调,是剂量依赖性的。奥氮平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常用于治疗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易怒和攻击性行为症状,主要副作用包括锥体外系、抗胆碱能症状、体质量增加、高血糖等等。

实际上,所有药物在其治疗疾病的同时都具有其副作用,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认为药物“热者有热*,寒者有寒*,若用之不当,凡能病人者,无非*也”。而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王彦恒教授将其称为“药*”,并进一步定义“*”,即为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产生的火、热、痰、湿、瘀等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这也正符合外感伏邪的特点,现代医学虽然对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的还不够充分,但对于每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机制和副作用认识的都较为清晰,所以,临床中可以根据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预防性给与中医药治疗,这样既可以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同时提高疗效,增加患者依从性,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中医神志病包含郁病、不寐、痴呆、癫狂等等,这些疾病各具特点,病机病因不同,随疾病发展亦有变化,临床很难把握,但依据伏邪理论可总括西医精神心理疾病的病因病机,给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清晰的思路,更便于掌握及临床推广。不仅如此,对于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所致副作用,其对人体脏腑功能的影响一直是医学界努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认知功能损伤、迟发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世界难题,由于其症状的复杂性,及发病机制的不明确性,且无既往经验可参考,成为医学界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回顾其发病过程与伏邪理论相契合,治疗上从这一理论出发,同时结合现代临床药理机制的研究,不仅为中医解决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一个实用有效的思路,同时,也为此类疾病的产生提出了可参考的预防措施。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伏邪理论谈中医神志病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