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D打印技术用在了手术上重建患儿气管模
TUhjnbcbe - 2023/7/9 20:5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韩虹丽通讯员吕效*、王卫敏、张鑫

提到3D技术,你脑海当中首先会浮现些什么呢?是电影?动画?还是工程设计?工具模型?你能想象3D打印技术也应用于心外科手术上了吗。

据悉,3D打印技术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型技术,最初主要用于立体医疗模型的制造。随着精准化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并逐步完善。近期,医院呼吸介入科孟晨主任、心脏外科冯致余主任团队,运用3D打印技术成功救治了3例疑难复杂气道患儿。

先天性气管狭窄是一种先天性阻塞性气道病变,常常威胁患儿的生命。孟晨说:“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气管狭窄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以将气道可视化、个体化,从而降低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医生术前通过3D打印技术1:1重建患儿气管模型,展现近乎真实的狭窄气道,并根据模型测量准确径线,弥补常规CT重建的不足,结合每位患儿气道狭窄特点,术前推演各种手术方式,并于体外模拟手术操作,拟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极大的减少手术时间及风险,为复杂病变的治疗提供最佳支持。

瞧,就是这个神奇的模具让医生们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为实施精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近期,医院应用3D打印技术成功救治了3例疑难复杂气道患儿。1例患儿为9岁,狭窄气道长约7.8cm;1例患儿为9月,桥支气管狭窄;1例患儿为3月,左主支气管狭窄合并桥支气管。三位患儿术前3D打印气管模型与术中气管镜检查、探查结果相符,术中气管镜证实气管狭窄完全矫治,吻合口对合完整,管腔通畅,术后恢复好,气道成形满意,已顺利出院。

医院心外科冯致余主任团队自年开展气管狭窄矫治手术,至今手术量达余例,其数量及成功率均居全国前列。患者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新疆、宁夏、甘肃、珠海等地,其中不乏外院手术失败的患者,家属几经周转,来到医院,最终通过二次气管成形手术得到救治。患儿年龄跨度从12天至9岁,其中12天患儿为目前国内报道气道狭窄手术中年龄最小的成功案例。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与进步,医院心脏外科将更加广泛的开展体外模拟手术,为更多气道狭窄的患儿进行模具重建,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3D打印技术用在了手术上重建患儿气管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