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作为“隐形的杀手”,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病程常长达数十年。早期患者无明显不适,往往诊断的时候已是重度甚至极重度。
在慢阻肺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外,首先就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调节;其次是康复治疗,比如采用理疗或是高压负离子氧疗方式。但是当患者疾病严重性增加的时候,医生多会建议采用家用呼吸机进行配合治疗。
家用呼吸机其实分为两大类:单水平呼吸机和双水平呼吸机。慢阻肺患者所需要的治疗型呼吸机多以双水平ST模式为主。那这类呼吸机在治疗慢阻肺疾病方面,效果到底如何呢?
年2月,《当代医学》期刊中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该研究选取了82例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蓝白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51±2.47)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8.36±1.19)年。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0.46±2.68)岁;病程2~23年,平均病程(8.15±1.38)年。
纳入标准:1、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2、患者痰量增多,气促加重,痰变脓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L,且伴有发热症状。
排除标准:1、合并器质性功能不全者;2、精神病者;3、呼吸暂停者;4、肺大泡者;5、临床资料缺失者;6、休克者;7、肺间质病变者。
对照组予以平喘化痰、抗感染、舒张支气管、营养支持、低流量吸氧、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给予患者通气治疗,患者取半卧位,帮助患者戴好面罩,模式设置为ST,维持无创通气8h,氧浓度调整为50%,血氧饱和度(SaO2)90%,呼吸频率每分钟13~16次,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气、呼吸频率等参数变化情况。前3d除日常正常生活需要、咳痰外,保持持续上机,第4天起调整通气时间为每天8h。两组均治疗10d。
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见表2。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BiPAP治疗对症状、体征改善效果显著。
分析原因为,BiPAP呼吸机可通过正压通气,克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气道狭窄引发的通气阻力问题,改善有效呼吸,缓解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同时,BiPAP可有效对抗机体内源性呼吸末正压,防止肺泡萎缩,提高肺弥散功能,促使体内二氧化碳排出,纠正血气指标,缓解缺氧状态。
研究内容来源:《当代医学》期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