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哪个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有句话叫“先生不治喘,治喘光丢脸”。是说咳喘是很不好治疗的一种病,其实呢,只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咳喘症状分分类,然后再辨出寒热虚实来,再选择好相应的方剂,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治癣也是容易丢脸的,但是有的大夫就是擅长治癣,为什么?因为他吃透了癣的发病病机,研究了许多治癣的方剂,试效了很多治癣的药物,所以,他就成了治癣的专家。
咳喘病有好多种,有的只是咳,有的又咳又嗽,有的咳嗽还喘。有的患者说,他不敢咳嗽,一咳嗽就尿裤子;有的咳嗽好几个月了就是不好;有的是“半截腔”干咳;有的嗓子老是觉得不舒服不咳嗽一下清清嗓子就不好受;有的是又咳又喘,张口抬肩;有的是喉咙里像青蛙叫像吹口哨;有的是咳吐清稀泡沫痰……这些咳喘病,咱都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子来对付。
半声干咳,嗓子里好像老是有粘痰
一般咳嗽,不是一连声就是又咳又吐痰,而这种半声干咳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半截腔”,时不时会“吭”几声。这种情况多半是阴液不足,痰黏而不易咳出。有的呢,也没有痰,就是嗓子不好受。
张仲景有个方子叫麦门冬汤用于这种干咳比较适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干咳和阴液不足的问题。
《金匮要略》第七篇第十条:“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据考证,应该是“大逆”不是火逆。《腹证奇览》云“大逆,乃咳剧而气逆之谓。”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仲景这个原方原量现在还没看到敢照方使用的,因为麦冬7升,按一升克计算,那就是克,就是这一味药接近1.7斤,反正我是没有看到有一个中医开这个方子用了这个量。即使你开了这个量,尽管没有*性,到药店抓药,也会把销售员给吓趴,缓过神来,打量你一下,心里会骂你“神经病”“蒙古大夫”。
其实呢,仲景老师每一味药的使用都是深思熟虑后的选用,用量也是极为准确的。在功效方面他是一概按照《本经》的说法去用。
我们有些事搞不懂,就是因为读书少。关于麦冬的用量,《本草新编》说:“但世人未知麦冬之妙用,往往少用之而不能成功为可惜也。不知麦冬必须多用,力量始大……”。
原方药量现在看来确实大,但是你一定要看明白用水量,煎服法。而不要在“水煎二次分服”的窠臼里不出来。
有很多人埋怨经方不效,却从来不检讨自己不按经方要求使用。那是名义上在使用经方,实际上不懂经方,在糟蹋经方。
要是舍不得一次用一公斤麦冬,非要开个现在的药量,至少也要用原方三分之一的量,或许地皮才能湿润。
麦门冬克、姜半夏15克、人参9克、炙甘草9克、粳米20克,大枣4枚(切开)。冷水毫升浸泡40分钟,急火煎开再小火浓缩至毫升,早晚以及夜间各毫升。
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半声干咳,咯痰不爽,或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古代文献中记载,该方主治的范围远远不止条文中的“火逆”。
《方函口决》说“又治老人津枯枯槁,食物难咽,似膈症者”。
《桂林古本伤寒论》麦门冬汤的条文为“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松原家藏方》载“治虚痨咳逆,手足烦热,羸瘦骨立者,或咳血衄血者”。
《肘后方》说本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喉燥而渴”。
一般有“半声干咳”症状的人,多半比较瘦,瘦人多火嘛,阴液不足才会瘦。沈明宗在《金匮要略编注》对虚火上逆作了解释:“此阴火上逆也,真阴之虚,阴火上逆刑金,为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惟当壮水之主,以镇阳气,曰止逆下气,故用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滋培后天胃气,以生肺金,即生阴火而降火邪,惟以半夏涤痰下利,余窃以为肺痿之主方也。”
所以,麦门冬场还可用于发热、口渴、脉数、手足烦热,赢瘦骨立、咳血、多汗等证。
搞懂了麦门冬汤,你就会明白怎样灭虚火,怎样消除干燥,怎样才能滋润,滋润脏腑,滋润皮肤。虚火没有了,就不会耗伤津液;气顺了不上逆了,心就宽了;脏腑滋润了,就不会干咳、燥咳,火气就被压下去了;皮肤滋润了,就水灵了。
嗯,麦门冬汤真得太好了。
只要久病喘咳,无论平素或新感急性发作,均可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要说秘方,仲景的方子每一个都是秘方。只是有些经常用,有些很少用而已。
同样治咳喘,麻杏石甘汤用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小青龙汤用于“心下有水气”的咳喘,咳吐痰液清稀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于“喘家”新感风寒之发热咳喘……都是治咳治喘的方子,却用药不一样。
有些老咳喘病患者,不管平常咳喘还是感冒后咳喘,都可以考虑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论》原文:“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3两(去皮),甘草2两(炙),芍药3两,生姜3两(切),大枣12枚(擘),厚朴2两(去皮炙),杏仁5枚(去皮尖)。上药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现在剂量:桂枝15克、白芍15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厚朴10克,杏仁10克。
条文很短只有12个字,先要弄懂什么是“喘家”,“喘家”就是一直以来都有咳喘病,没有治好。这个“家”就是专家的意思。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向来有咳喘病的患者,感冒后引发的咳喘,都可以用桂枝汤加上厚朴和杏仁这两味药。桂枝汤解表,厚朴杏仁降气化痰平喘。
这个方子是新病和老病一块治,像那些老慢支感冒后发作就比较适合。比自己去随意组方要有效得多。
还有两种情况可以用此方。
一是患太阳病中风,影响了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引起胸满咳喘,而原先没有咳喘病。
二是感冒了,头痛发热,又有大便不通,本应先解表,然后再用下法。结果医生直接用了攻下的方法,以致表邪乘机内陷而迫肺,肺气不利而喘。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感冒了,又有咳喘,就吓坏了,以为是肺炎,医院。医生呢一看就说是肺炎,就开始挂吊瓶消炎,用寒凉的抗生素退热。如果舌红苔*,发热严重,还好说。往往是孩子并不高烧就是有的咳喘,舌头不红,里热也不重,如果挂吊瓶消炎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即使退热了,咳喘的老毛病还是在身上。下次感冒了还是这个症状,如果还是这样挂吊瓶治疗,永远也治不好。抗生素的副作用,能摧毁人体的免疫力。它的寒凉可以把表邪压在体内,让你长久携带,身体一直是病恹恹的,弱不禁风。
有一个诀窍,如果孩子的舌头是淡色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只是稍微热点,就可以用这个汤方,有时一副就解决了。方子很平淡,也没有什么偏性很大的药。
前些年,采访一位老中医,说到感冒咳嗽,他说有些大夫吭哧吭哧在那里开了半天方子,十几味药,吃了也不见得有效。张仲景的方子非常好用,就是不去研究。张仲景治疗咳嗽的方子有好几个,基本上你所遇到的咳嗽症状都有相应的方子。
当初听了没当回事,后来看书看医案,总算明白了这个方子的不平凡,用于咳喘病真的非常好用。时常在想,就加个厚朴杏仁效果就那么好,到底是为什么?后来总算弄明白,对于咳喘患者来说宣肺降气真是太重要了。杏仁还能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嘛,仲师用药简直考虑的太周全了。
这个方子还可以用于小儿口臭腹胀便秘,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听涂华新老师讲课,他说理解透了,这个方子能治小儿30多种病。用好了这张方子你就是个儿科专家。
一咳嗽就尿裤子(膀胱咳)
一咳嗽就尿裤子,这叫膀胱失约遗尿。也叫膀胱咳。农村人会说“夹不住”尿。
有些妇女一咳嗽就遗尿,一咳嗽就尿出来一点。有的人憋着劲不咳嗽,用手捂着嘴咳也不行,不痛不痒也很痛苦。
遇到这种咳嗽,只是围绕咳嗽治疗是不行的。古人早就治疗过这种症状。这么说吧,凡是你觉得你没有遇到的疾病或者症状,咱们的老祖宗早就不知治疗了多少,而且有成熟的经验,比你现去摸索有效得多。所以,不懂不知还是去翻书好了。
《张氏医通》说:“咳而遗尿者,春泽汤主之。”什么叫春泽汤?就是五苓散加人参,就六味药。
五苓散好多人都知道,但知道春泽汤的却不多。有人会说了,春泽汤里面没有治疗咳嗽的药啊,怎么能治咳嗽尿裤子呢?
《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看看,多年前的《内经》就知道有这种咳法。
《素问·宣明五气篇》又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什么是“癃”,就是滴滴答答,尿不顺畅啊。五苓散是专门利尿的,有白术能健脾燥湿,有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有桂枝能让膀胱气化,吃下去膀胱会热乎乎的。《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加人参补五脏之气,气足了尿就能排出去。排干净以后,再咳就不会出现遗尿了。
人参得五苓散,补气而不上火;五苓散得人参,利尿而不遗尿,人参固摄住了。
就这么简单的方子,吃了就好。医院会让你做手术,千万不要做手术。这个药方治疗起来太简单了。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伴有头痛身热,口渴欲饮。
春泽汤出自《世医得效方》,主治“伤暑泄泻,泻定仍渴,小便不利”。由五苓散加人参组成。
茯苓30g、猪苓20g、白术10g、泽泻20g、桂枝12g、*参12g。(常用量)
膀胱咳,如果水蓄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宜五苓散加人参。
如果上虚不能治下,土虚不能制水,宜苓甘五味姜辛汤。
服药期间一定不要吃海鲜。
咳而上气,目如脱状,就像甲亢突眼那个样子
《金匮要略》第七篇里有一句,“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上气”二字,是咳吗?是喘吗?都不是。也肯定不是咳嗽,那么到底是什么症状呢?
请看张庆*的患者给出的答案。一个中年女病人,咳嗽好几年了。她说,气顶的太难受了。气往上一顶,就要咳嗽。“医生,你只要不让气往上顶,我的咳嗽就好了。”我一听,这不就是咳而上气吗?
我赶紧仔细问,平时有没有气往上顶的感觉?答没有。不咳嗽时没有气上顶的感觉,但是一旦有了气上顶的感觉,就必须咳嗽。
我又问,这个气你感觉是从哪里顶到哪里?答,是从心口顶到咽喉,气一顶到咽喉,就得咳嗽。
我突然明白了,这是胃里的气体向上冲。也明白了为什么射干麻*汤,厚朴麻*汤,泽漆汤,麦门冬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这些方里要用半夏了。因为半夏可以降胃。
平时会不会遇到这种气一顶就咳嗽呢,相信做医生的都遇到过,只是没有想到是“咳而上气”,也不明白什么是“咳而上气”,或者就认为是一般的肺气上逆。治疗效果好不好自己应该清楚。
所以,古典医著中的某些词汇以及症状描述,如果没有弄懂,就不会明白制方的用意。不知道特殊的症状就有特殊的方剂摆在那里。
“目如脱状”就是说气经常往上顶,导致肺胀,咳喘时间长了,眼珠子就会出现外凸。这也属于金克木。木就是肝,目又为肝窍。
喘的眼珠子往外凸的样子看到过吧?想到过这是越婢加半夏汤的主治吗?反正我没有。
越婢加半夏汤:麻*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这是原方,如果用原方就要原用。
现在敢开这个量给患者的中医大夫很少见。因为都惧怕麻*的量太大了。麻*六两就是90克,石膏半斤就是克,半夏半升约50克。这个量就是降到三分之一也是很少敢用的。
有人给出的成人现在用量为:麻*10克,石膏30克,生姜6克,甘草6克,大枣12克,半夏15克。水煎分三次温服。
甲亢也有突眼,但没有“咳而上气”,没有喘。不可就此发挥使用。
一咳就是半月二十天怎么办?
有的人不咳则已,一咳就得半月二十日。下面这个方子可治慢性咳嗽。但小孩不要用这个方子,可用橘皮熬水,如痰是清白的,可加点姜片或苏叶。
慢性咳嗽方:用细辛3克,五味子、*芩、甘草各6克,杏仁(捣碎)、法半夏、陈克、瓜蒌壳、枳壳、桔梗、薄荷、沙参、射干、桑白皮各9克。
用法:药物先泡半小时,水开了10分钟即可,一日喝3次。
马新童十味咳喘汤,效果非凡!找他治疗的家长成群结队。有趣的是运用此方把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儿子治好了,她把我的名片发到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