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期吃降压药如何保证安全5类常用药禁忌和 [复制链接]

1#

中国高血压年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超过3亿,而每年的新增人数在万左右,这个数字让人惊心,也提示了积极发现,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之所以不能够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是因为对长期服用降压药,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造成这样那样的健康危害,但如果确实需要用药,而不服药,血压长期不受控制,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健康危害,其实才是更大的风险。

对于需要服药控制血压的朋友们,如何保证用药安全?对于长期用药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想要确保用药安全,我们就应该全面地了解药物的相关禁忌和用药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结合临床上目前比较常见的5大类降压药,分别为大家介绍下这几类药物的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

利尿剂类降压药

利尿剂类药物在降血压领域,用药历史已经有几十年了。这类药物虽然都比较老,但由于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水钠潴留,有效降低血容量,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还有一定的改善水肿,有益心脑血管健康的获益作用,因此,目前仍然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一线降压药,这类药物对于低肾素型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肥胖人群的高血压以及合并心衰水肿问题的高血压患者,都是特别适合的降压药物。

利尿剂又分很多种,在降压领域比较常用的有两大类,一类是噻嗪类的利尿剂,氢氯噻嗪,氯噻酮,吲达帕胺等药物,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药物具有中效利尿的作用,同时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用于降血压的最常见利尿剂类药物,而还有一类属于保钾利尿剂,最常见的药物如螺内酯等,这类药物在难治性高血压的用药中,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高血压控制中,是一类常见的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的用药禁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低血钾症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在排钠的同时,也会排钾,有导致低血钾的风险,因此,本身就有低血钾症,或服用其他可能导致血钾降低药物的朋友,应当禁用该类药物;二是痛风患者,噻嗪类利尿剂能够抑制肾脏对于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进一步升高,痛风患者应当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另外,对于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这两个常用利尿剂类药物,由于其药物结构中有磺胺类药物的磺酰氨基团,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也应该禁用。而对于保钾利尿剂,由于这类药物具有排钠保钾的特性,因此,对于肾衰患者,高血钾患者,则是应该禁用的。

利尿剂类药物大剂量应用,还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因此,目前多推荐其他类型的降压药与低剂量的利尿剂联合应用,既能够更好地保障用药安全,又能起到加强血压控制的作用,普利类药物,沙坦类药物,地平类药物,都是可以与利尿剂类联合应用的常见降压药。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药物

这类药物也分两大类,最常见的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贝尼地平等,都属于此类药物,而非二氢吡啶类则主要有维拉帕米,地尔硫?等。这两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钙离子的细胞内流,从而达到舒张动脉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的作用。

地平类降压药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压药种类,其降压效果明确,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有不错的降压效果,特别适合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收缩压升高的容量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不但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预防高血压带来的心室功能受损,改善心绞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地平类降压药是5大类降压药中,唯一没有绝对禁忌的降压药,但这类药物有反射性导致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风险,对于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当慎用该类药物,特别是一些中短效的地平类药物,更要多加注意。

非二氢吡啶类降压药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的作用,能够降低心率,应注意这类药物禁用于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并相对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对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该禁用。

长期服用地平类药物,多数患者都能有良好的耐受性,但也要注意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脚踝水肿,牙龈增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风险,如果发生,应结合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普利/沙坦类药物

之所以把两类药物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类药物同属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类药物,其作用机理也有类似的地方,都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从而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这类药物优点是在降压的同时,对于心肾等靶向器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的初始治疗,高肾素活性的中青年人低压高情况的治疗,以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的用药禁忌是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该类药物,而妊娠期女性,也应该禁用这两类药物。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健侧的肾功能变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超过μmol/L的患者,要慎用这两类药物,可能会加大出现高血钾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本身就有高血钾问题的朋友,也应当注意慎用此类药物,特别是注意避免与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合用。

普利类和沙坦类降压药在不良反应方面的区别,在于普利类药物引起干咳的不良反应风险更高,但沙坦类药物也有极少数患者,同样可能出现干咳问题,也值得注意。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一部分患者服用这两类药物降压效果不好,可能与这类高血压患者属于低肾素活性高血压有关,可以在相关检查确认后,更换利尿剂或地平类的降压药,降压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

这类药物属于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具有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率,调节血压的作用,虽然不同的指南对这类药物用于降血压作用的推荐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高血压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高血压伴有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衰,高血压合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等情况,这类药物都是常用的控制心率和降低血压的重要药物。

对于降血压,控制心率来说,目前主流应用的药物,包括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还有具有周围血管扩张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比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等,这类药物既能够降压,又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是心血管用药的一类重要药物。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仅用于合并支气管哮喘,以及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心动过缓问题的患者;而对于有卒中倾向,而且心率不超过80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肥胖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间歇性跛行患者,由于这类药物能够引起疲乏,心动过缓以及糖代谢异常的风险,也都是应该避免首选应用的降压药。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于心率控制有良好的作用,可有有效地减少心动过速风险,缓解心绞痛,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类药物在长期服用期间,如果需要停药时,应当注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的心动过速风险,最好能够逐渐减量服用,减少撤药综合征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喜欢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精神抖擞的你将面对新的一天,记再忙也要注意身体。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免费订阅健康信息。

很多人都可能听过身边的人说,感冒了随便吃点药就可以,哦嗓子痛去买点消炎药就好了,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些药可真的不能乱吃啊!有可能很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很普通的药也不能乱吃,患高血压的患者可不要小看感冒药,有时候可能一颗小小的感冒药都能让患者血压在不知不觉中升高,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还带来了健康的风险。

1、解热镇痛药。清热解火的药在大家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如果要高血压患者服用后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往往会让血管收缩出现了血压升高的情况。

2、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其实使用时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会使患者的血压升高,而甲状腺素类药物会让神经系统过于兴奋,导致血压的升高。

3、含“钠”的药物。含钠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钠和生理盐水等,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且大量使用这些药物,会出现水钠滞留的情况,让患者血压升高。

4、抗菌药物。常见的抗菌药物,本身使用并不会让患者血压明显升高,但是与一些含有酪胺较多的食品一起使用,会让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5、哮喘药。对于哮喘病人来说,用药是十分需要注意的,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和血管会起到一些激动的作用,那么这就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是有影响的。

6、含麻的感冒药。像上文提到的有些感冒药,尤其是含麻*碱或伪麻*碱的药物,更加需要高血压患者加以注意,因为往往这类药物会有着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会让患者的需要在较快的时间上升,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慎用为妙。

最后想要大家知道对于治疗高血压而言,其实需要多方面协同合作,比如在平常控制饮食,少食用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盐的食物,平时可以选择适量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更加开心的面对每天的生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