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狭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开绿色就医通道气道支架撑开老人的生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科湿疹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2/9092516.html

封面新闻记者邱添

呼吸,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但这件事对于79岁的松潘老人顿珠(化名)来说,却是越来越困难。大气道最狭窄处仅剩3.9毫米,随时可能因为气道梗阻窒息。老人命悬一线,而关键时刻成都又遭遇疫情。在这个双重困难下,医院顺利通过闭环绿色通道将其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该科专家团队迎难而上,于9月4日成功利用气道支架,为老人重新撑起了一条“生命通道”。

气道狭窄命悬一线

顿珠婆婆因为“咳嗽、声嘶伴进行性呼吸困难”,医院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但呼吸困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8月26日,尽管成都已经发生疫情,但为了救治这个危重病人,通过绿色通道,她以闭环方式被转送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彩超及CT检查诊断,老人为“巨大甲状腺肿伴纵膈占位、心房扑动、大气道重度狭窄”。气道最狭窄处仅剩下3.9毫米,只是正常气道的1/3。

老人的气道即将被堵死

“患者病情极其危重,随时可能因气道梗阻窒息,需要立即畅通气道。”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国平博士说,针对复杂的病情和危重的状态,科室立即联合多学科展开讨论。

专家团队认为,病人狭窄非常特殊——狭窄处位于气管中段,长度约3.5厘米,这意味着,不能通过气管切开缓解症状,更不能麻醉下气管插管。经过讨论,只能选择局麻下经硬质镜放置支架以缓解呼吸困难,但仍有喉痉挛、呼吸心跳骤停风险。

介入治疗让老人化险为夷

如何才能将气管支架安全置入患者狭窄气道?针对这个问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多个亚专业组的专家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一种是在体外膜肺技术,也就是人工心肺机ECOM的支撑下行硬镜下气道支架植入。”李国平主任介绍说,这种方法相对安全,但整体费用高,对于原本经济条件就不佳的老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专家团队为老人“撑”出一条生命通道

结合老人的病情和家庭实际情况,团队给出了另外一个治疗方案:在气道插管导管下直接放置气道支架。这种治疗方式虽然无创伤、费用低,但是整个难题又来到了医护团队这边——需要医务人员之间密切配合,在退气管导管的同时,完成精准的气道支架放置,从而为老人撑开一条赖以呼吸的“生命通道”。

李国平告诉记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入团队在区域内率先开启了对介入治疗的探索,发展至今,国内一流呼吸介入团队可开展的几乎所有项目均可开展,手术量位居川内前列,“难点和风险点都存在,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充分的准备和丰富的经验,可以实现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护航。”

生命通道被“撑”开了

9月4日,李国平主任带领气道介入组、血管组、重症组及护理团队,集体挑战高难手术。在气道支架推动器缓缓推进的同时,气管插管导管同步缓慢拔出,伴随气管支架“落户”在最佳位置,老人的气道瞬间通畅,呼吸困难完全解除,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老人至此终于脱离了致命的风险,这也为下一步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及纵膈占位赢得了机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