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陈医生。今天的内容是肺结节,我事先搜集了一些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打算采用问答的形式来学习。本文因涉及很多专业问题,为规范问题的答案,故统一参照《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年版)》(后文简称《共识》)。内容有点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Q1:肺结节是什么?
A1: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
Q2:肺结节是怎么分类的?
A2:分类方式不同,结果也不相同。按数量分类——孤立性和多发性肺结节;按大小分类——微小结节(5mm)、小结节(5~10mm)、结节(10~30mm);按密度分类——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
Q3:肺结节都是恶性的么?
A3:这个问题显然是否定的。肺结节的成因是多样的,比如:慢性炎症所致的结节就是良性的,即便是肿瘤性病变,有些也是良性的。只是有些类别的结节,恶性概率大一些。
Q4:肺内磨玻璃病变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4:磨玻璃密度病变是一个影像学概念,是指高分辨率CT上显示的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类似“磨玻璃”,但病变密度不足以掩盖其内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磨玻璃密度的形成与肺泡病变(肺泡内细胞或液体部分填充、肺泡部分塌陷)、肺间质增厚(肺泡间隔细胞或液体增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毛细血管血容量增加等多种病理过程有关。肺水肿、弥漫性肺泡损伤(血管炎、肺出血、感染、肺栓塞/梗死、误吸、药物等原因)、过敏性肺炎、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癌AIS及微浸润癌MIA)、间质性肺炎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引起肺部磨玻璃密度病变。
Q5:磨玻璃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是一回事儿么?
A5:磨玻璃肺结节在临床上有时默认等价于亚实性肺结节。所谓的亚实性肺结节是指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杂性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
Q6:磨玻璃/亚实性结节都是恶性的么?
A6: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回头看一下Q4肺内磨玻璃密度的成因。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肺癌只是肺内磨玻璃病变疾病谱中的一种。
Q7:报告单上哪些描述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A7:肺结节的表征只能在层厚≤1mm的CT图像上显示清楚(这是临床指南推荐的层厚)。“分叶、毛刺征/棘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结节—肺界面模糊、边缘不光整、支气管狭窄或截断”等是肺结节拟诊为肺癌的常见描述。但是,并不是说结节具有了这些表征,就一定代表着肺癌。另外,磨玻璃/亚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50%,恶性的概率可能性大。
Q8:除了薄层CT,还有哪些手段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A8:首先,需要陈述一个事实:对于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特别是磨玻璃结节),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无论经验丰富与否,都不可能百分百断定结节的良恶性。但是,事实摆在面前,并不影响我们根据手头上的资料对结节良恶性的大概率判断,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大概率判断就够了。任何一项影像学诊断,都是基于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等各种资料的综合考虑的。临床评估手段除了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外,功能显像(如动态增强CT、PET-CT)、活检病理也是常见的诊断手段。活检病理是公认的金标准,病理一出,心里的石头基本上落地了,但是某些结节的活检很难取到(病灶太小、纯磨玻璃密度、活检风险太大等都不适用取活检)。除了上述的评估手段,还可以通过短期内随访或/和经验性抗炎治疗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Q9:拿到一张肺结节的报告,下一步该怎么做?
A9:拿到报告时,首先是不要慌。因为总会有人“病急乱投医”,虽然肺结节根本不是啥急病。最好不要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因为网上信息过杂,特别是某些竞价排名的搜索网站,排在最前面的答案往往都是医疗广告,如此以来,你搜集到的信息很可能带有诱导性。你应该咨询专业的医师。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及肿瘤科都可以,医院,因为它会存有胸部CT的薄层影像。如果医院没有薄层CT(≤1mm),医院看专业的医师,听取医生的建议看是否要复查一个。此外,如果你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拿到报告后你需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Q10:哪些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A10:这个问题在《共识》上有明确的答案。凡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20包/年(或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年支),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Q11:是否存在什么方法来量化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更直接一点问:肺结节恶性概率能计算么?)
A11:《共识》中还真推荐了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结节恶性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由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开发。预测模型如下:
恶性概率=ex/(1+ex)
其中,X=-6.+(0.×年龄)+(0.×吸烟史)+(1.×恶性肿瘤)+(0.×直径)+(1.×毛刺征)+(0.×位置)。
备注:其中e是自然对数,年龄为患者的年龄(岁),如果患者目前或以前吸烟,则吸烟史=1(否则=0);如果患者有胸腔外恶性肿瘤史5年,则恶性肿瘤=1(否则=0);直径为结节的直径(mm),如果结节边缘有毛刺征,则毛刺征=1(否则=0);如果结节位于上叶,则位置=1(否则=0)。
Q12:上述预测模型准么?
A12:这个问题需要看对象是什么?如果对象是群体,该预测模型与临床医生判断的结果相近,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对象是个人,纠结这个意义不大。举个例子,某个结节的恶性概率是80%,它就一定是恶性的么?下一步,你是继续纠结,还是直接手术?所以,意义局限于群体。
Q13:肺结节的处理原则及随访建议是什么?
A13:肺结节的临床管理流程非常之复杂,需要临床医师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因人而异制定。现将《共识》中处理原则及随访建议附上,太难了,非专业人士可以直接跳过。
结语:我也来问一句“看了前面的13个问题,你是不是越来越糊涂了?”那就对了,肺结节本来就是一个专业性很强、处理原则复杂的临床问题。所以,遇到报告中的肺结节,你应该毫不犹豫去咨询专业医生。最后,我只给一个建议:推荐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一次低剂量CT筛查。此建议应该向您的家人、朋友广而告之,毕竟很多疾病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也截然不同。
Radiology陈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